第13部分(第1/4 页)
械闹氐悖�源油侗蚀尤忠岳矗��负醭D暌圆慷游�遥�彝ピ谒�闹械奈恢迷恫患扒沽值�甑恼匠 1纠此�皇秩缫庖皇炙闩蹋�峄槿⑵蓿�缓笾胤档�1军,再去打出一番事业来东山再起,现在计划只实现了一半,太太是有了,第1军看来竟是回不去,杨虎城的警备旅又根本不予考虑,那他还能往哪儿去呢?张灵甫也有虎落平阳的时候,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第八节杀妻疑云(8)
就在这一筹莫展之际,张灵甫想起在汉中的一个人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张灵甫以前驻防的汉中一带,营盘还在,部队换了,这支部队的带兵官是张灵甫的老熟人。事也凑巧,这时从汉中刚好传来一个好消息:汉中的部队扩编了,正在招兵买马。张灵甫怦然心动。
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 想看书来
第九节张灵甫与王耀武(1)
在张灵甫结束牢狱之灾前后的这段日子里,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又发展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
1936年12月12日,在张灵甫的老家西安,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前往敦促其剿共的蒋介石及随同他一起到西安的十多名军政要员,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立即释放全国一切*,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爆发。
其实在事变发生之前,国民政府已经开始考虑调整它的对日政策。面对日本对中国愈演愈烈的侵略蚕食活动,国民政府一直步步退让,以期日本能够好自为知,并希望博取国际社会对中国处境的同情和支持,出手制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但是,事实证明这只是中国方面的一厢情愿。随着日本侵华野心日益肆无忌惮的暴露,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也令蒋介石和政府大员们感到其统治地位已危如累卵。俗话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何况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内的许多要员也有相当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被逼到几乎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国府方面开始着手与*进行秘密接触,双方的代表邓文仪和潘汉年已经在莫斯科初步探讨合作抗日的可行性。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的政策依然摇摆不定,对他们来说,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始终是心腹大患。因此,蒋介石玩弄两手策略,一方面继续在军事上围剿红军,如果能够先将之剿灭,达到“安内”的目的,则一劳永逸,退一步也可以借军事压力在谈判桌上换取更多的筹码。西安事变则在此关键时刻,催化了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调整,最终促成了国共双方的第二次合作。
西安事变虽以和平解决告一段落,其间的过程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事件爆发之初,军政部长何应钦曾欲进攻西安,以武力解决事端,但遭到了以宋美龄为代表一派的反对,后者竭力主张和平谈判,不以军事压迫张扬而陷蒋于不测,及时制止了何应钦的军事行动。
但在此之前,何应钦在取得指挥调动军队的大权后曾经调遣军队组织讨逆军,进攻西安的部队已经出发行动。在这些部队中,有一支驻扎在陕西的生力军,在其新任师长的率领下,受命出子午谷直逼汉中“勤王”,因中途事变已经和平解决,该师随即在汉中驻防。这个师的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51师,师长的名字,叫王耀武。
王耀武早年也是第1师出身,有人说张灵甫认识王耀武,就是因为两人曾经是上下级关系,张灵甫当连长的时候,王耀武做过他的顶头上司营长,又一说是王耀武任第5团中校团附的时候,张灵甫在他手下当营长。这两种说法事出有因,但都不甚准确。
张灵甫与王耀武的确在第1师的同一个旅有过短暂的共事经历,两人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伐结束之后的整军缩编时期。张灵甫从第21师调到第1师第2旅的时候,他在第6团担任第9连连长,王耀武则在同一个旅担任第5团第3营营长,两人并不在同一个团,不是直属的上下级关系。在台湾官方编撰的张灵甫传略中,张灵甫后来也没有在王耀武的第5团担任营长的记录。不过张连长与隔壁团的王营长因互仰大名而结识还是有可能的,只是他们同在一个旅的时间也就几个月,两人此时建立深交的机会应该不多。1929年蒋桂之战后,张灵甫在独12旅成立时就被调往该旅任职,待该旅1930年11月调归第1师建制师时,王耀武已经离开了第1师另有高就了。
不管怎么说,两人有过这么一段前缘,好歹也算是故交。这个时候张灵甫想起王耀武驻扎汉中,他的第51师又恰好在扩编招人,既然胡宗南不出声,他张灵甫也不能就在家傻等着在第1军这一棵树上吊死,他干脆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