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第3/4 页)
合作,在塞尔维亚境内镇压企图颠覆奥匈帝国领土完整的活动;在奥匈帝国政府有关部门协助指引下,对参与6月28日刺杀奥匈皇储事件而现在塞尔维亚境内的人士采取法律行动进行惩处……条款洋洋洒洒共有十条之多,奥匈帝国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必须在两天之后的7月25日(星期六)晚上六点以前作出答复。
塞尔维亚政府立即召开会议,并在最终期限前做出答复:除了对与奥匈帝国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的条款表示微弱的保留意见外,对其余条款表示全部接受。同时表示,如果奥匈帝国不满意这个答复,塞尔维亚政府和以往一样,愿意接受和平协议的办法,把这个问题提交海牙国际法庭,或者参与草拟1909年塞尔维亚声明的各国,来做裁决。
然而奥匈帝国之所以提出如此苛刻的最后通牒,不是希望塞尔维亚政府全部接受,而是希望他能严词拒绝,然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动对塞尔维亚的进攻。所以在塞尔维亚递交答复之后,奥匈帝国不是把问题提交海牙国际法庭或其他大国仲裁,而是迅速断绝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欧洲各国最初都担心奥匈帝国会在断绝两国外交关系后马上对塞尔维亚宣战,或者是爆发军事冲突。可是奥匈帝国慢了一拍,先让大家长出一口气,以为和平谈判还有机会,结果它在三天之后的7月28日突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炮弹就落到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至此,一切都已经没有回旋余地,欧洲这场冲突也再不可能通过调停解决。
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法国严词拒绝,并进入总动员。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德国通知比利时,为了“安全”目的,德军将开进这个立国时已宣布保持永久中立的小国;同一天,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并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和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缓慢地向俄国宣战。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宣战。
就这样,二十世纪第一场大灾难正式在欧洲降临。如同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所言:“全欧洲的灯就要熄灭了!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再也看不到它们重放光明!”——因为在一战过后,盛极一时的欧洲将雄风不再,世界的明灯将在北美亮起,或许还有远东。(未完待续。。)
ps: 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吃饭喝酒,临时码了三千字,质量不好,抱歉!
五〇〇、汉主秋畋正掩围(上)
就在欧洲陷入癫狂之际,日本也像嗑了药一样躁动起来。英国尚未卷入战端,日本外务省就公开表示:日本政府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如果英国参战的话,日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实履行《英日同盟条约》的义务。
如日本所愿,英国很快对德国宣战,但他们对于日本提出的援助要求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一来担心日本在远东借题发挥浑水摸鱼,二是则是欧洲距离远东实在太远,日本根本鞭长莫及,更何况日本的鞭本来就不长呢?不过碍于两国的同盟关系,随后几天英国还是通过驻日大使照会了日本政府,希望欧战如果波及到远东,致使英国在远东的租借地香港、威海卫等遭受同盟**队袭击的话,日本政府能够根据《英日同盟条约》提供适当的援助。
显然英国对于像疯狗一样逮谁咬谁的日本心存戒备,只允许它在英国远东殖民地受到同盟**队侵犯时才能提供援助,但日本上下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得知消息无不欣喜若狂,因为这个理由正是日本所迫切需要的!
当晚内阁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参战及对中国动武事宜。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耷拉着嘴角,威严地扫视各位阁员后才缓缓地说道:“各位都应该知道,就在今天早些时候,英国政府通过驻日公使格林君向我大日本帝国正式提出援助要求。眼下欧洲局势扰攘,大战一触即发。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格局都有极大影响,远东也不可能在这场浩劫之中独善其身。然而我大日本帝国要不要介入、应如何介入、又介入多深,以及对英国的要求该如何回应。还请诸君各抒己见!”
话说大隈重信不仅先后担任过第一次伊藤博文内阁、黑田清隆内阁、第二次松方正义内阁的成员,并且两次组阁,此外他还创建了日本最著名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把他与创建经世大学又同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