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予广阳郡王全权处理!夜深了,朕要歇息了,你们退下吧!”
两人闻言,皆施礼道:“微臣告退。”
待两人退出之后。赵匡胤望了一眼四周,起身在大殿中来回踱步,少顷一会儿,他迈开脚步,直往殿外走去。若是修炼看去,可见汴梁皇宫被一片霞光笼罩,霞光下皇气充盈,几有龙吟之声响起。在那皇宫正中,有一座塔,此塔高而大。四角四方之状,却是恰好镇压在龙脉地源头上。皇气乃是龙气所形成,而龙气又是龙脉所散发出。
赵匡胤身形快似鬼魅,只是跨了数十步,便已闪进大塔内。塔内深处,有两把剑悬挂在龙头之上,正好把那蜿蜒起伏的巨龙镇压住,使其动弹不得。这两把剑,赵匡胤无比熟悉,因为它们正是他的皇者佩剑。
在龙头的隔壁内室里。盘腿坐着一位道士,这位道士正闭目吐旧纳新。充盈皇气,正是修炼者所极需,在此吸纳一日胜过在外十天,而且长久以往。便会使得修炼之人隐带天地至尊皇气。实是好处无数。赵匡胤尚未走近道士,道士便已有所察。于是缓缓睁开双眼,徐徐吐出一口浊气。
道士安坐榻上,施礼问道:“圣皇前来,有何见教?”
赵匡胤道:“云中子道兄长,事情尽如你所说一般,我亦已按你吩咐安排下去。接着,朕要做何准备?”
云中子道:“陛下静候消息便是!以后之事,自有我师安排。”
赵匡胤点了下头,终究忍不住问道:“阐教圣人果真欲借此与佛教见证高下?”
云中子道:“陛下只要做好自己本分便可,五教三商封神之事,却不是我等能知的。我阐教既然一直辅助于你,便会一直扶住你,直至人皇尊位。”
赵匡胤闻言,大喜道:“玉清圣人肯相助于我,这人皇之位怕是不远矣!”
云中子点了下头,接着闭上双目,不再言语。赵匡胤见状,顿时知道云中子乃是在逐客,于是也不做逗留,告辞而出。赵匡胤方回到上书房,便见一道人影忽的凭空出现在他的面前,仔细一看,却是一位青年道人。道人仙风道骨,双眼精光炯炯,似可看透人的心扉一般。赵匡胤看到道士,顿时脸露笑意,说道:“扶摇子道兄,一切都如你所料!”
扶摇子道士闻言,抚须笑道:“圣人亦是人,亦要为门人弟子渡劫着想,如此行事原不奇怪!”
“不过,现在五教三商封神,各圣人门下皆四处行动,寻一人间帝皇辅佐,以求渡劫。贫道现今有一语于你,异日,你若能求得人皇道果,固然可喜,但若不能,你切不可深陷其中,纵使身当圣人棋子,成就神道,也胜过身化恢恢。切记!切记!”扶摇子吩咐道。“圣人各教,宜居中而立,不偏不颇。”
赵匡胤闻言,礼道:“多谢道兄赠言!朕受教了。”
远在三十三天外弥罗天玉虚宫,元始天尊盘坐蒲团之上,这时忽然睁开双眼,冷笑道:“蝼蚁而已,岂有你选择余地!人皇一位,自是有德者居之。”言毕,便又闭上双眼,神游太虚。
再说广阳郡王、丞相出得皇宫深苑,两人同时长吁一口气,整个心神都轻松下来。两人都是修道有成之流,那广阳郡王更是一位带兵杀伐多年的将军,一身修为早已达至地仙之境,但在皇宫里面仍感到阵阵压抑,可见这人间帝皇之气地厉害。广阳郡王这时瞥了一眼丞相,笑道:“官家旨意,还需丞相配合一二。”
丞相闻言,也笑道:“广阳郡王尽管放心,老夫虽人益老胆益小,但官家既言一切听王爷安排,老夫自然舍命陪君子。”
言罢,两人对视一眼,忽然同时发出一阵大笑,笑罢,两人互相一拱手,便各自离去。广阳郡王及一众侍卫走在回府路上,倏地一位白面无须的汉子走到近前,低声说道:“手下回报,已打探清楚那大唐未来皇后娘娘的行进路线。”
广阳郡王道:“很好!把事情安排妥当,我可不想突然出现篓子,坏了我等大事!”
白面无须汉子应声答应,转身离开,走了两步,突然又停了下来,道:“只怕这件事情会惹起佛教对付我等!”
广阳郡王道:“佛教想吞并我们一族,阐教亦想收服我们一族,各圣人打算,不外乎想将我们当作门人弟子替代之物罢了!我们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反悔,阐教可不会放过我们。”
与此同时,大唐国国师府里,袁天罡、李淳风、魏征、徐懋功、秦琼、李世民等坐在一起。只见李世民对袁天罡说道:“国师,我最近心绪一直不宁,却又不知所为何事,今日想请你施法,为我算一卦,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