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页)
酸楚,须臾之间,庆王面色一改切齿暗恨言道:“若非为了我蜀国百姓能继续安然度日,若非为了我大蜀江山不落入贼人之手。本王又何必如此心神俱疲不惜与外姓之人合作,而受他人牵制呢?唉罢、罢、罢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王既然己踏出第一步,便绝无回头的余地了”
一旁的刘将军同样面色一苦,恭声言道:“王上乃大明大义之人,终有一日皇上会明白你的苦心的。”
卷二 创业乐陶陶 第九十章寿诞
第九十章寿诞
蜀国旭祥二十年,旧历三月二十五,蜀国皇后娘娘五十寿诞。旭王龙心大悦特令大赦天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千家万户皆张灯结彩彩旗飘舞。
皇后娘娘性情温和德才兼备,爱民如子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
早在蜀国旭祥五年之时,蜀东境城柏江流域,突发百年难遇的水患,境城临江半数以上农田屋舍皆被洪涝所毁。一时之间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当时旭王新帝登基,国力尚弱国库财力匮乏,而且受灾人数太多,朝中所拨的有限振灾款银无疑于杯水车薪难以慰民。
安都城在一月之内蜂涌近万的难民,朝延为保京师安定出兵驱赶,一时之间哀洪遍野难民怨声载道。毗邻之国更是乐得其见蜀国闹内乱,纷纷呈隔岸观火之态。
正在新帝旭王急的焦头烂额之际,皇后娘娘大义请婴,将自己及后宫嫔妃月奉裁减半数,以济灾民。而且还亲自领引后宫嫔妃王公贵妇,捐出无数手饰珠宝玉器来拍卖,所得款项全数用以振灾。
皇后娘娘之义举,城内各大商贾深为所动纷纷响应,唯皇后娘娘马首士瞻。安都城内但凡家世殷实的百姓,皆伸出援助之手。故在短短时日之内,便筹得巨款安定了灾民,还安都城里昔日的宁静。助朝延度过了一大难关。
柏江水患之后,旭王很是感叹的言道:“当今天下德才兼备娴淑之凯模,唯当今皇后娘娘也”故而特宣告天下,赐娘娘“德娴”之尊号。万民闻得齐贺娘娘得封尊号,全国上下欢声一片。
从此德娴娘娘的尊号深入民心,万民皆异常爱戴当今德高望重的德娴娘娘。
如今当今德娴娘娘五十寿诞,举国上下民心沸腾,皆如过大年一般的喜庆。
而安都城内的丝织界,却呈现一片忙碌之姿。参加决赛的十户商家皆跃跃欲试,为只在娘娘寿诞旦之上,亮出精心准备的成品,力争能入得了娘娘的法眼。
沁菊坊里,菲儿与子晴小心翼翼的,将准备了二十日的成品,用雪缎包裹妥当。用一方雕花香檀木盒装置安好后,方才轻呼口气暂时闲了下来。
“菲儿姐,昨日红玉进货回来,说五色坊的成品也大功告成,而且自封为‘天衣’。你说我们的衣饰能行吗?”子晴灵动的眸子里满是忧心之色的问向菲儿。因为赶工而接连数日熬夜,隐隐一抹黑晖在眼眸下呈现出来。
菲儿轻柔的抚摸着雕花香檀盒,视如珍宝一般浅笑着言道:“此届的选拨不似往届有暗箱操纵,此次当选于否由皇后娘娘亲自当场裁定,绝无半点掺假。虽然我们来安都城的日子不长,但是对娘娘娴德的美名却是早有耳闻,相信娘娘会公正评判的。”
话音刚落,一旁忙碌的红玉也接口言道:“菲儿姐,人家五色坊给自己的成品取名为‘天衣’,我们也取个名字如何,不管怎样,气势上是不能输的。”
“嗯,这个嘛,让我想想。。。。。。”菲儿闻言沉吟片刻,正欲开口。店铺外传来玉蝶的呼声:“菲儿姐,丝织部接参选商户的马车到门口了,快点出来啊”
“来啦。”菲儿闻言也顾不得说话,急忙将雕花香檀木往怀里一抱急步迈出店外,上了早在店面外候着的马车。。。。。。
寿宴设在皇后娘娘的凤仪宫内。朝中各阶内臣大员皇公贵族,皆恭敬的坐在宫内前厅两侧的锦桌之侧。宴席之上各色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厅内若干绝色舞姬,在一侧乐伎的琴瑟演奏下,挥动水袖翩翩起舞。
厅堂凤座之上,一位头佩凤冠身着凤袍年约五旬的美妇稳坐其上,这位自然是当今国母‘娴德皇后’。娴德皇后身侧,一位容貌娇好的身着公主正装的女子,正乖巧的侧跪在凤座下方的一声锦榻之上,双手托腮撑在娘娘腿上,撒娇的轻声言道:“母后今日参选的商户里有家商户的绣工可好了。灵瑞一直随揣带的香囊,便是出自她们之手,这家商户的店名是。。。。。。”
刚说到此处,娴德娘娘及时伸出纤纤玉手,轻轻的抵在欲滴的朱唇上作噤声状:“嘘”同时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