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真挺争气,慢慢的磨合成型了,在各种青年队的比赛中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倒是那批到巴西集训的队员,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回国后就渺无声息,下落不明了。
看着看着,刘家康忍不住摇头叹息起来。很明显,这帮队员现在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太大了,从这堂训练课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平时的训练强度和训练质量都无法保证,就这个破队,还要冲超啊?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又是什么?
这时候,赵连英踌躇满志的走到了刘家康身边:“刘指导,怎么样?感受到我们球队的强大力量了吧?这么多人,规模够庞大吧?”
刘家康无声的笑了笑:“呵呵,人是不少,但管用的没几个。”
赵连英有些尴尬,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站在一边陪着刘家康一起看起了球队的内部对抗赛,看了五分钟,刘家康又自言自语地骂了一句:“一塌糊涂,瞎*踢。”
热身运动结束后,刘家康把队员们分成几拨,玩起了抢圈游戏。由于缺少一个人,刘家康索性把一直在场边跑步的刘备也派上了场。刘家康还大声宣布起了规则:“大家听好了,如果有一方连续20脚都不能把球抢下来了的话,就得受到钻裆处罚!”
这个原本意在调节训练气氛的手段,最终却引发了球场上的一片哭声。就在刘家康被这哭声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萧正峰从场地另一端跑了过来,大老远就冲着刘家康喊了起来:“你快去看看吧,刘备都哭成泪人来了。他连续两次受了胯下之辱,这孩子自尊心真挺强的!”
刘家康却不为所动,等到萧正峰跑到跟前,他竟然颇为欣喜地说:“这就好,说明要强,踢球就得要这股劲儿,这么小的年龄,就需要这样。”
随着联赛准备期的开始,一大拨外援又开始了来中国淘金挣钱的日子。刘家康对外援的引进格外重视,毕竟,在本土球员能力不突出的情况下,外援的质量就举足轻重了。刘家康首先想到的是找一个一柱擎天的中后卫,这样的话,先把防守抓好,就可以在进攻不力的状况下确保不输球。
赵连英自告奋勇的承担起了引进外援的工作。以前当记者时,他就认识不少经纪人,许多经纪人还利用他的关系向多家中超中甲俱乐部推荐外援,赵连英也从中明里暗里老了不少中介费。
按照刘家康的要求,赵连英很快找了一个叫伊兰的罗马尼亚外援来试训。伊兰的经历很显赫,经纪人提供的资料上还显示他曾经入选过罗马尼亚国家队、还和著名的哈吉一起搭档参加过30多场冠军联赛,刘家康特意托肖正峰在网上查了查。经纪人还真没吹牛,伊兰的今年35岁了,但从这种履历看,他在中国再踢个三年五年的根本没问题。
肖正峰还给刘家康提供了一盒录象带,是去年罗马尼亚国家代表队来中国访问时和中国队的比赛录象。肖正峰把录象带交给刘家康时还劝他赶快把伊兰的优先签约权给拿到手:“我看了比赛,这小子真不错,身高1米9,罗马尼亚的防守做得非常好,就2号、3号、4号,这3个后卫把中路守得死死的,国家队硬是打不透人家。你看看吧,伊兰穿的是3号。”
刘家康半信半疑:“真有这么好吗?那得多少身价啊?他会来中国?还是罗马尼亚国家队的?”
22;外援(1)
肖正峰嫌刘家康太较真:“人家也没说是国家队啊,人家的旗号是‘罗马尼亚国家足球代表队,’真要是正宗的国家队人家不去五大联赛吗?非跑这里混啊?”
伊兰第一次出现在训练场上,短短一堂训练课就已经征服了队友。“这位老兄的经验太丰富了,打拖后中卫绝对没问题。由他在后面,我们肯定放心。”即将和他在后防线搭档的杜诚心服口服的说。
沉着、冷静、技术动作合理,伊兰具备了一个优秀的拖后中卫应该具备的所有素质。刘家康嘴上没说,但心里确实美滋滋的,他觉得这次真是找了个活宝。训练一结束,他就拉着自己的队员,把伊兰当成了活教材:“他踢球非常理性,绝不会有不应该的犯规。你看看人家的技术动作多合理,多学着点儿,不要一逼人就是猛扑,那怎么会不犯规?!”
为了显示诚意,训练结束后,赵连英和刘家康请伊兰一起吃晚饭。由于翻译还没到位,而肖正峰这几年一直苦练外语,口语水平突飞猛进,他也被邀一并出席,充当免费翻译。
在五星级的酒店里,大鱼大肉满满摆了一桌子。但伊兰却皱起了眉头:“中国菜是很好吃,但太容易发胖,职业球员的饮食很重要,所以我只吃西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