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张家的人打好招呼,御史台派出了监察御史,皇帝也调动了密探,只怕这屎盆子就真的扣在自己头上了。可饶是如此。还有人唧唧歪歪,看不到朝廷缺钱的困境,最后让皇帝忍无可忍。将他们丢到了贫瘠又偏僻的地方做县令去了。
这就是大齐的官场,黑暗得叫人厌恶。许多官员嘴里说着爱国爱民。实际上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贾玖如今能够用寻常的言语诉说这些事情,可是这话里话外的血腥,还是叫林黛玉听得胆战心惊。
他即便再聪明,可是年龄在那里摆着,又是个女孩儿,又是常年呆在内宅,世界也比较单纯。即便他不用人教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并不是单纯的只有黑与白,他也没有办法想象,在他的印象中,那些清官、好官对百姓的伤害反而比那些贪官污吏更多也更严重。
这个事实严重地挑战了他的三观。
林黛玉的神情让贾玖忍不住会心一笑。
会惊讶才是好事。那说明林妹妹开始思考了。林妹妹越加成熟,对他们未来的合作也会越发有利。
贾玖继续道:“至于这第二套方略,其实在我父亲出任边关监军之后不久,就已经提出来了。可是真正实施,却是我从边关回来之后,借着跟长乐公主的宠爱和信任才踏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在这之前,朝廷就没有反应么?有的。只是上面争论不休,很多人都不信任这个方案,很多大臣都以为我异想天开,当然,也有不少大臣嘴上反对,私底下也在偷偷试验。只是,这套方略要想真正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先达到一定的规模,质变引起量变,小打小闹根本就不成气候。所以这套方略最后还是落到了我的头上,由我在后面总领,由三位公主殿下站在台前。而实际上,在将这套方略交给朝廷的同时,我已经将其中部分内容分别交给了道门和儒家。更准确的说,三方得到的内容都各有侧重,只有三方合到一起,才是第二套方略的全貌。至于妹妹手里的这个,我希望妹妹不要太过保密。因为,我希望,这天下有志之士都注意到这个,我也希望,有足够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因为第三套方略需要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些化工产业,贾玖已经事先进行过挑选和整合了。他选择的,也都是污染最少,而且也方便日后进行整合和治理的类型。
道门那边,他会在合适的时候让道门知道的,但是,在贾玖看来,道门也好,儒家也好,在此期间得到的好处已经太多了。是时候让别的势力也跟着得些好处了。
真正的利益均沾,才能够让社会保持一种和平的过渡。也只有足够的大型联合作坊,才能够吸收足够的人手。也只有大量的人手被基础工业吸收,才能够迫使土地价格上升的速度趋于平缓。
至于所谓的土地价格下降,贾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可能。
他所学过的经济知识告诉他,价格这种东西,总是跟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这天底下的土地是有数儿的,只要人口没有下降,只要朝廷没有正式开始实施阶梯型的土地税,那么,土地的价格就会持续走高。
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出手,这也是一门学问。
贾玖转头遥望着宫城的方向,微微一笑。
如此机会。就不知道某人能不能抓住了。
贾玖往香雪山庄送了七八只大箱子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人。即便这后花园里都是荣国侯府的奴才,却也有那么几个人,见钱眼开,把事情透露给了王夫人知晓。
王夫人可不知道那些箱子里面都是文献资料,还以为那是大量的金银财宝。他闯后花园无果之后,再度跪在了贾母面前。
如果说王夫人和王熙凤因为地位的原因在贪财和贪权中更偏向于钱财。至于贾母。他在权势于财富之中更偏向于权势,因为他很清楚,只要有权势。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而巨额的财富却不一定能够换来延绵不绝的权势。
而且,比起王夫人与王熙凤,贾母更容易接触到权势。他的人生经历也告诉他,保住眼前的权势的基础上去掌握更多的权势。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好处。
这跟林黛玉预料得差不多。
林黛玉虽然跟贾母接触不多,但是林黛玉却很清楚,贾母在他跟薛宝钗之间选择先放弃薛宝钗,那是因为薛宝钗能够给贾宝玉、给贾家、给贾母带来的权势方面的好处极为有限。而贾母之后又选择放弃他林黛玉。那是因为贾赦的态度。如果贾母坚持让他林黛玉跟贾宝玉结亲,很有可能导致贾赦的不满,从而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