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能够让人觉得他没有多少心机,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麻痹敌人。
“长乐,打你从北面回来,我们姑侄两个就很少见面了。你常驻宫廷而我住在外面的公主府,就是有多少知心话儿也没有这个机会好好坐下来说一说。”
端荣长公主的话果然刺痛了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心中非常难受,他想起了当初的愚蠢,竟然相信了这个根本就不以大齐公主为荣的女人。
长乐公主道:“本宫的母妃在本宫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本宫身边的人也没有人会跟本宫说起母妃当年的事情,就连在座的两位姑母也一样,唯恐本宫伤心太过,极少在本宫跟前提起母妃。本宫虽然感激两位姑母的心意,这心里总是意难平。倒是您,与本宫的母妃年纪相近,记得不少本宫母妃的事情。本宫也非常感激,如果不是您,只怕本宫对母妃的了解依旧是凤毛麟角。”
长乐公主这几句话说得可是极有水平。他反复强调的是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孝心。端懿贵妃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所以他非常思念母亲,他强调的是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可是听在其他人的耳朵里面,就是端荣长公主利用了他对母妃的思念,在骗取了他的信任之后还伤害了他。
长乐公主主的话里面可是没有说端荣长公主一句坏话,可是听在别人的耳朵里面,端荣长公主就成了一个异常卑鄙的人。
这就是宫廷女子的说话方式。通篇下来完全不带脏字。却会在不知不觉间为对方设下陷阱。如果说和亲之前的长乐公主说话,还能够让人感觉到他话语背后真实的情绪的话,那么现在,长乐公主的这几句话,只会让人感觉到他说的每一句都是真心话,没有一个字是假话,却扎扎实实地给端荣长公主挖了一个坑。
端荣长公主立刻接口:“所谓母子连心不外如是。长乐思念自己的母妃便是如此。本宫思念本宫的爱子也是如此。可怜本宫的爱子。不过是借道回家,就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本宫还不知道找哪个人报仇雪恨呢。”
长乐公主道:“有关表哥的事情。本宫也听说了。说起来本宫也非常好奇呢。无论是姑姑为本宫送嫁,还是表哥回家,安远卫都不顺路,甚至听说。表哥从安远卫回部落,要多走两百多里路。还有路过一个敌对部落。端荣姑姑,不知道侄女儿说得可对?这就让侄女儿好奇了,为何表哥不好好护着本宫,也不直接回家。反而到处游荡?若不是表哥带走了那么多护卫,本宫也不至于遭受那番大罪。他难道忘记了本宫是个弱女子,姑姑也是个弱女子了不成?”
端荣长公主觉得自己的儿子死得冤枉。可是在长乐公主看来,如果没有这母子两个上蹿下跳作耗。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
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不停地活动,不停地游说那些大臣,根本就不会有和亲的事儿。连当初才八岁的贾玖都知道,和亲等于变相的资敌。大齐也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大齐,根本就不用和亲。
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不停地活动,最后也不至于让大齐相信,狄人是真心向往大齐的。
不错,在长乐公主看来,狄人的确是向往大齐的,不过他们的向往跟端荣长公主口中的向往不同,他们不会向大齐投降,相反,他们跟喜欢杀光大齐的男人、烧光大齐的房子,然后在大齐的土地上放牧。
和平什么的,都是端荣长公主吹出来的。
长乐公主坚信,如果当初不是端荣长公主母子两个自告奋勇充当什么时节,还说服了太上皇,最后他也不会就带了那么一点人。结果,还没有走出大齐的疆域,端荣长公主的好儿子就带走了一半的人马,等进了草原,端荣长公主就丢下了他和那些宫人女官,带着剩下的护卫跑了,留给他的还不足一百个人。
长乐公主坚信,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和他的儿子干得好事,他根本就不会落到那个下场。端荣长公主恨贾家、恨贾家的女孩子,长乐公主还恨端荣长公主母子俩呢。在长乐公主看来,端荣长公主的儿子的死是自找的。长乐公主不恨那些朝臣,也不恨边关的将士,却恨端荣长公主母子俩。
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绝对会设计这个男人再死一次。
端荣长公主也一样。如果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没有办法让这个女人彻底身败名裂、永远消失,长乐公主也不愿意跟对方虚与委蛇。
端荣长公主心中的恨意,长乐公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长乐公主心中的恨意,却只有他自己知道。贾玖陪伴他的时候,长乐公主不会被噩梦困扰,贾玖不在他身边的时候,长乐公主就混沉沦在黑暗之中。被噩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