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页)
不求她高嫁,但嫁得着实是低。
方祝的爹原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就靠着一双脚走,一把嗓子喊的人。
何其幸运地被秦氏看上了,还是非君不嫁的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
秦氏的爹也就是那时在任的县令,当然是不同意了。一个小姐配一个贩夫,这成何体统。
事情的最后就是,二人私奔,把县令的颜面都丢光了,这个女儿不认也罢,秦氏在族谱里都除去了名。别说人称呼她秦氏,其实追究起来应该是无名氏。
两人成亲连酒席都没办,就朝方祝他爷爷阿嬷拜了几拜,送上两杯媳妇茶,也算是他们老方家的媳妇了。
从那之后,每每在街上遇着以前玩得好的小姊妹,皆是绕道而行,掩唇笑之。
秦氏不以为意,只要她男人对她好就够了。原在家里头,看厌了正头娘子同姨娘勾心斗角的把戏,过这种平淡的日子,秦氏倒也觉得温馨。
就是日子苦了些,那也不算什么。
好景不长,在秦氏嫁到方家的第三个年头,方祝他爹在街上贩卖小饰物的时候被飞驰而来的马给踏死了。
那时候方祝还刚学会喊爹没多久呢。
每次方祝喊一回爹,秦氏就抱着他大哭一番。
孤儿寡母的日子自然是更苦了,再者寡妇门前是非多。
秦氏随她姨娘,本就长了副娇滴滴的好相貌,又是个饱读诗书的。那些个富户也想纳她做姨娘,也为自个儿添些脸面,好歹人家原来也是官小姐出身。
那些个媒婆来,秦氏也是好言好语地劝出门。
从小她也是读《女戒》《烈女传》长大的,一女不事二夫的道理她还是懂的,方祝还那么小,她也没打算过改嫁。
虽然媒人是走了,不明的村人却以为秦氏要改嫁了。
这事传着传着就传到了方家二老的耳朵里,他们上门来对着秦氏就是一通好骂。柔弱的秦氏还挨了婆婆的两个巴掌,若不是她拼死护住方祝,他阿嬷定也是将他抱去给那无子的老二家养了。
从那以后,秦氏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什么官小姐的教养,统统被她抛在脑后,遇到些不讲理的人就双手叉腰破口大骂,像个寻常农妇那般。
省得看起来软软弱弱像个软柿子,是个人都上来捏一把。
家里没人男人总是逼的女人变得强悍,自从她性子变得泼了,虽然得罪的人不少,但日子也好过了不少。
连方祝都是到了上学堂的年纪后,才晓得自家娘同别人家的不一样。
不仅会绣花做饭洗衣,这些旁人娘都会做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娘识字。
识字人本来就不多,更别说是女人了。
方祝凭着她娘识字这一点在那些上不起学堂的小伙伴中他是出尽了风头。从那后,在方祝心理边,他娘就是无所不能的人,甚至弥补了他从小就没有爹爹的遗憾。
“娘,我们过好自个儿的日子就好了,旁人要笑话就让他们笑话去。”方祝诚恳地看着他娘,他晓得他娘将他带到这么大不容易,更是希望他看中的媳妇能合她娘的眼。
“祝儿,你还年轻,你不懂。”秦氏被儿子的一席话从遥远的记忆深处拉了回来。
她拢了拢垂下来的碎发说道:“这人活一世,就不能不顾及别人的看法,娘以前不明白,这才害的你都这么大了还没说亲。照着你这么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管事,媒人哪能不把咱家门槛踩断,都是娘害的。”
“娘您别那么说,能有你这么个娘,驴子二锤他们都羡慕死呢。”方祝给秦氏捏着肩说道,自从他说亲以来,她娘这心思就愈发地重了。
“娘说得也是实话啊,那些个姑娘的爹娘不就是怕自家闺女摊上个厉害婆婆嘛,都不敢同咱家结亲。”秦氏哪能不忧心啊,跟她差不多年纪的都抱上孙儿了,她也盼着这一天呢。
“娘,小禾真的很好,她也识字呢。”方祝又把话头拐到了小禾身上。
听方祝这么一说,秦氏倒也满意了几分,她自身就是个识字的人,自然不想儿子娶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妇回来。
“你就真那么喜欢那个叫小禾的姑娘。”秦氏开口问道,若是被那些个狐媚子给迷住了可不好,可转念一想自家儿子当首饰铺子的管事,什么样子的姑娘没见过,他看得上眼的定是不差的。
“娘,儿子喜欢她,就想娶她当媳妇。”方祝单膝跪地,眼里一片坦诚。
“好吧,那咱就娶,但也得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