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4 页)
“好!”李冉答应道。
此行一共十四人,除去李冉和胡二之外,剩下以沈兴为首的十二个人全部是来自邺派的机械维修和电子方面的技术人员,他们将对整个轨道站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目前李冉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通讯,有朔潮一天,就没办法将三个分散的基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才能进入宇宙空间成了李冉的心病。
询问了包继之后他才知道在旧时代进入宇宙空间早就不必乘坐飞船了!
最早的宇航方式肯定是反冲式,也就是利用火箭或者其它运载工具的强大推力脱离地球引力,这种方法最原始消耗也最大,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想用这个办法升空很不现实;
第二代成熟的商业宇航方式则是电磁轨道式,也就是建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长的悬浮电磁轨道,利用电磁斥力赋予轨道上即将升空的航天器一个极高的初始速度,虽然这种方法仍然需要航天器在脱离轨道之后使用自身的发动机升入太空,但极高的初速却令这种方式比第一代航天器大大减少了发射成本,正是因为电磁轨道式航天技术的成熟运用,才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航天热;
第三代航天器使用的则是引力排斥式,也就是在航天器上安装反引力装置阵列,依靠反引力装置产生的斥力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不过这种方式的成本同样很高,一般只应用于军事用途,比如各种大型战舰的起降,基本上没有民用飞船使用这种昂贵的方式往来于天地之间。
而第四代,也就是旧时代结束前最后一代宇航方法就是天梯式,同时天梯式也是人类历史上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航天方式,其方法就是建立轨道电梯站,把地面上的电梯站和运行于轨道上的太空站用碳纳米纤维制造的超强纤维连接在一起,来往于天地之间的列车就会像爬绳的虫子一样在拉直的绳索上爬上爬下。
从这一点上说天梯就是一条竖直通向天空的列车轨道。
在得不到飞船的情况下,最成熟的电磁轨道式和天梯式自然进入了李冉的视线,不过电磁轨道式宇航在旧时代已经遭到了淘汰,他一下子想起了从邺城返回山南,途经南邺通道时看到的那条直通天际的黑线!
要知道轨道电梯最重要的就是那条连接天地之间的碳纳米纤维索,一但纤维索断裂,就意味着连接的中断,纤维索连在空间站的那一头肯定飞上一在,连在地下的那一边肯定掉在地上,仍然拉进天空的,一定是仍然完好的纤维索!
二四八 天梯(二)
十几个技术人员两两一组分散查看轨道电梯站的损坏情况,只留下李冉和胡二两个不相干的闲人在大厅里闲磨牙。
连续不断的巨雷闪电一道接一道,灵敏的麦克风准确地将装甲外的声音送进两人的耳朵,连音量都一分不差地,唬得李冉和胡二赶紧挪到大厅中央。
落地雷一道道地从天而降,粗大的电柱不断透过破损的窗洞进入两个的眼帘,引得二人对不断落下的闪电很是品头论足了一番。
谈兴正浓之时,身后一阵脚步声响,李冉一回身:“这么快?怎么样?”回来的是沈兴,虽然看不清面罩下的面孔,但每架动力装甲的肩部和左胸都印着数字号码,李冉的是78,沈兴的是105。
沈兴摇头苦笑:“能不快么,根本没什么好看的,里面乱成一团,基本上能看见的设备全是坏的。”忽然一记炸雷,轰隆隆地淹没了所有的声音。闪电映得四下里一片诡异的青白,豆大的雨点噼哩叭啦地砸在地上,在厚厚的灰土上砸出一个个环形的浅坑,很快恍若瀑布似的瓢泼大雨便浸透了雨水下的一切。
李冉的心情就像外面的大雨一样暴烈:“能修好吗?”
“还不知道,必须仔细检查过之后才能下结论,不过以我觉得问题不大,毕竟麻烦的只是纤维索。”沈兴倒是十分的乐观。
对于轨道电梯站来说,最重要的设施自然就是那根通向天顶的高强度碳纳米纤维索,它也是第四代宇航技术中最最关键的一环,说句不负责任的话,假如有一套能够适应所有环境的防护装备再有足够强悍的体力,从地面爬进太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李冉的心弦为之一松,依旧担忧地问:“这么长时间了,纤维索的强度还能承受住轨道列车的重量吗?”
即有计划里最最困难的不是怎么放置核弹,而是怎么进入宇宙!若是没有一定的把握,沈兴肯定不敢这么说。
“应该没问题!”沈兴说,“旧时代的时候一列轨道列车至少也有二十几节,而且大多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