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定了,这才发现在男人背上还有一大道口子,将他的衣服皮肉全部割开了。
看模样,应该不是摔落造成,而是刀剑的伤痕。
除了这道大的口子,还有许多深浅不一的,看样子他应该是和人拼命,然后逃到这里来的,又不慎掉到这山沟里来。
“沁儿,我……我们快走吧。”张贞娘有些惊慌的说。
“小姑姑,别怕。”张沁儿嘴里安慰着,一双眼睛开始朝四周打量而去,一般这种牵扯江湖仇杀之类的,都会有更多的痕迹或者证据,张沁儿打定主意,如果是普通的摔死,她就报官,如果不是普通的摔死,还是当作没有看到的好,省的惹麻烦上身。
打量了一圈,她的视线被一对箩筐吸引,箩筐也是从上面随着那男人一起摔下来的,被摔的东倒西歪的,一根扁担摔的老远。
张沁儿好奇的朝那箩筐走去,那箩筐被油布紧紧的密封着,因为摔落的缘故,裂开了很大的口子,从那口子里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
白色的晶体,在阳光下,显得越发晶莹,密密麻麻的,看上去很像一样东西……
张沁儿迟疑了一下,伸出手沾了一些白色晶体,小心的嗅了嗅,没有任何异常的味道,才放进嘴里尝了尝,一股咸味顿时蔓延整个口腔。
这居然是盐!还是上等的细盐!
死人,伤口,盐……
张沁儿在脑袋中不断的重组着这些已知的信息,然后猜测着这男人是否是私盐贩子?因为明朝税收大部分都是盐税,所以对私盐的打击也很严厉,但凡发现贩卖私盐的,不但贩卖私盐的要砍头,就连将盐卖给私盐贩子的灶户(生产盐的农户)也是要被砍头的!
但是即使风险这么大,许多人也被高额的利益驱使着,不断的贩卖私盐,自然也是朝廷打压的对象。
如果如她所猜测的那般,那么这个男人就是私盐贩子,只是不小心被官府的人知道,并且发生了一场厮杀……也有可能是被其他私盐贩子截道,这种类似黑帮相杀之类的桥段。
总之现在摆在张沁儿面前的问题,就是她该怎么做。
这男人的身份不单纯,自然不用她去官府报案,但是这些盐……
张沁儿艰难的看着那两大箩筐的盐,白花花的晶体像是不断的在诱惑着她,仿佛那不是盐,而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如今盐价三百文钱一斤,这么两大箩筐盐足足有二三十斤,确实就像银子一样值钱和惹眼!
“小姑姑……”张沁儿吞了吞口水,一时间有些紧张起来,果然人性都是自私恶劣的,不可否认的是,张沁儿心里很想打这堆盐的主意!
有了这些盐,就可以解决她们困顿的生活,否则凭她们如何努力赚钱,很有可能还是连盐都吃不上,吃上了盐,其他的东西就无法购买了。
这简直就是最致命的诱惑啊!
☆、31。第31章 :去县城卖泥鳅
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太阳高高的挂起,县城街道上来往的人群却多,除了街道两旁开店铺的,还有货郎挑担子沿街叫卖着一些小点心和孩子的玩意,担子上的拨浪鼓随着货郎的走动,响着悦耳的声音,引诱着孩子来购买。
张沁儿和张贞娘问了人,找到西市的位置,发现那里的人却不多,因为卖菜的农户都是赶早过来,这个时辰,都已经回家去了。
寻了一处地方,两个人有些魂不守舍的蹲在那里。
旁边摊子卖活鱼的大婶看上去是个热情的人,扭头看着这两个面生胆怯的姑娘,说:“卖的什么?泥鳅和鳝鱼啊!你们这样不行,放在我这盆子里,有水,鲜活着。反正我这已经卖的差不多,空出一个盆子来。”
张沁儿忙谢着:“哎!大婶,真是谢谢你啊!”
“谢啥,没什么的,都是一个地方的乡里乡亲……唉,不对啊,小姑娘,你这口音不像我们这儿的人。”那大婶诧异的打量着张沁儿和张贞娘,这两个姑娘都面色发黄,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上去应该是个穷人家的姑娘。
“我们是徐州那边逃难过来的,幸好知县大义,愿意接收我们,给我们田地开垦居住。”张沁儿笑着说,想必她们这些难民过来的事情,县城里的人都知道了,只是难民们都在桃花岭那边开垦荒地,并没有过来。
这么一说,那大婶果然反应过来了,口气带着几分怜悯,安慰着她们:“这年头世道不好,逃荒也是没有办法的,听说徐州的水现在还没有退呢!不过别慌,以后啊,就在我们这里长长久久的住下去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