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4/4 页)
战后,出任延安知府。
叙谈一阵,即请当地官员过来议事。等大家到齐,刘通说道:
“西北地处三国要冲,经营得好,可以北上西进。经营不好,即成胶着乱战之地。宋夏议和二年有余,西北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今辽东女真节节推进,大片吞并契丹领土,将来必成大宋之患。我们要把目光放到北面的辽国,迟则贻误战机,让女真占据辽国全境,一家独大,我朝既失地利,又失契丹屏障。应对北面的契丹,宜早不宜迟,该用何策,请大家谈谈看法。”
在座的多为沙场猛将,都是从刀枪箭林中滚过来的,听到刘大人要动契丹的主意,无不热血上涌。只是为何要对西夏议和,仍然感到有些迷惘。
统制张豪问道:“刘大人,我朝对夏用兵,必能凯旋而归,为何匆忙与他议和?”对夏停战,军中不少人是有想法的,这话早就有人想问,张豪粗旷爽直,抢先一步。
如果高层人士对大局观的认识不能提高到相当的程度,则于将来是极其危险的。长安军营调将轮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高级将官的全局观念,只因时日尚浅,无法全部轮训。而政务人员则大多不曾参训,不少人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模糊不清。为此,目前只能通过会议形式来阐述。
刘通:“我想先问一下,大家希望收复一块地盘,还是整个西夏?”
张豪:“当然是整个西夏。”
刘通:“是希望收复一个西夏,还是这个北疆?”刘大人的胃口这么大?
众:那当然是整个北疆,这可能吗?
刘通:“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想收复整个北疆那是不可能的。咱们再退一步,现在夺回西夏全部的地盘,有可能吗?
众:好像行不通。
刘通:“就算夺回西夏部分土地,容易吗?”
众:咱们的消耗也不小。
刘通:“大伙知道当今天下局势如何?”众人发表看法,所见各不相同,有模糊的,有清晰的。
刘通:“我们的政策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局势判断之上,局势的判断必须是清晰的而非模糊的、正确的而非错误的。如果只把目光停留在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