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页)
做为一个仁慈的君王,每次大比传胪,赵祯都会因人而异,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这些大宋新贵。
遇到少不经事,胆子小一些的,赵祯甚至会和他们聊聊家常,让他们放松心情。比如,说说家学传承啊,亲族高堂之类的温和话题。
遇到才思敏捷之辈,赵祯则会提一两个浅显的问题,考校一番。
但是。。。。
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赵祯还从来没遇到一个新科仕子可以像范纯仁一样,把他直接聊懵了。
赵祯是见过范老二的,这个只有二十岁的儒生,继承了他父亲的一身正气。
赵祯一见到范纯仁,并没有直接考校,而是问起了范仲淹的身体,还有杜衍、尹洙的近况。得知道三人身体日健,无病无灾,赵祯才随口问了几句关于西北军制的问题。
他是好心,毕竟范纯仁殿试所作的文章就是论西北战事的,肯定对此有着深入的研究。问他西北之事,这孩子也不至于因答不上来而尴尬。
可是哪成想,范老二跟本就不领情,三句半就把赵祯吓了一跳。
“西北战事,依文所书,无需多言。应先巩固聚点,固守边防。只要做到让西夏李贼打不进来,也抢不到好处,就可呃住其命脉,一击而溃!”
赵祯能不吓着吗?
“一击而溃?扼其命脉?”这些可是他文章里没有写过的。
而且,大宋和西夏扯皮扯了二十来年,怎么到了他这儿,说得跟坐家里打孩子似的。。。。这么简单?
“何以扼其命脉!?何以一击而溃?”
“回禀陛下,西夏之地,多牧少田,无工无农,是以除牛马之外,唯青盐所产可为国计民生。”
“然,我大宋虽可从宋夏互市获利颇多,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互市对西夏民生的意义,远胜我大宋取利之心。若西北据守得力,夏兵掠夺无果的情况下,而我朝又关闭互市,则夏地不出三月,便要面临民无可衣,食无可炊,军无可刃的困局。长此以往,必然大乱!”
范纯仁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之前,就这个问题和父亲,还有唐奕讨论过,那个破地方除了牛羊马匹,什么都没有,如果宋夏互市一关,西夏又劫掠无果的情况下,西夏百姓会连做饭的锅都没地方找去。
赵祯又道:“关闭互市,严防劫掠之事,也不是没用过,但为何收效甚微呢?”
“因为走私!”范纯仁掷地有声地道,“两国走私之事一直十分猖獗,即使关闭互市権场,走私却无法禁绝,这大大缓解了西夏国内基本生活物资奇缺的危机。”
赵祯黯然一叹。
走私一直是朝廷最为头疼的问题,即使严刑酷罚加身,也不能断了一部份人的贪婪之心。
“既然无法禁绝走私,尧夫所言‘一击即溃’之言,又从何而来呢?”
“臣说的‘一击即溃’之法,其实就是禁绝走私!”
赵祯猛的一震,心说,范纯仁有办法禁绝走私?
“启禀陛下,宋夏走私之事,无外乎以大宋的丝茶铁器偷入夏境,换取青盐回宋。”
西夏拿得出手的东西,除了牛马,就只有青盐。但是,牛马朝廷管治很严,不易出手,所以,唯青盐最为合适,也最为抢手。
大宋实行的是盐铁专卖制。盐这种百姓必需的生活物资,由朝廷定价销售,不但价高,质量也没有青盐好。所以,西夏的青盐在大宋西北诸州颇受欢迎,百姓用盐,十之七八出于西夏。可见走私之事,何其猖獗。
“可以说,西夏能在我朝关闭互市,官方得不到生活必需之资的情况下能挺过来,主要就是依靠青盐换取。”
“只要把青盐走私之路堵死,西夏最后的依仗也就没有了。用不了多久,西夏国内必是民不聊生,没有攻伐,也必被内乱所困。那时,只要我大宋略施手段,不论是控制,还是出兵攻伐,必可取之。”
赵祯心说,范纯仁不过二十岁,能说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这却又绕回来了,禁绝青盐走私哪有那么容易?
不想,范纯仁继续道:“而想要绝青盐入宋之路,也不算难。”
“何法?”
“平抑西北盐价,让官盐的价格比青盐还低!”
“。。。。。”
越祯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馊主意肯定是唐子浩的路子。
现在,只要一提什么价格,什么商业,赵祯第一反应就是唐奕。能把两国兵事扯到商业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