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页)
的当代战神,奕十分佩服!”
狄青连忙让到一边,“教谕,过讲了,过讲了!。”
说着,快步回到后坐。
而一众朝臣看狄青的脸色都不对了。。。。
唐子浩啥意思啊?他是不是和将门那些大老粗混久了,都忘了自己是个学儒的了吧?
上了这么多天课,朝臣们不是没当堂回答过唐奕的问题,其中也不乏答得十分精彩的,但你啥时候见过唐疯子给大臣们作过揖?
当今能让唐子浩作揖行礼的,好像除了官家和他那几个老师,就没别人了!
那唐奕为什么对狄青如此礼遇,原因其实很简单。
王德用老了,打不动了,这是大宋最后一个能打、敢打,还打得赢的军人了。
值得唐奕去尊敬!
。。。。。。
狄青提出的战略思路,一下子让局势反转,从大宋根本守不住,变成了北人跟本攻不进来。
于是,众人以此条战略为依托,开始设想大宋如何在只剩半臂江山的情况下发展内政,组织军事。
这就不是狄青所擅长的了,他只能认真的听着。
而唐奕也是暗暗乍舌,这里不愧都是人尖子啊,所想所说,基本附和实际,且大有可为,甚至反攻北上的可能都不是没有。
唐奕见大伙都说的差不多了,话锋再变,“好!大家说的很好啊!那咱们现在做回蛮夷,假想,兵力充足,武备完善,要如何攻破目前大宋的防御?”
大伙儿一阵哀嚎,这个唐子浩变的也太快了,大宋还没当够,又让我们当蛮子。
怎么当?
刚刚大伙已经把大宋的防御体系修的固若金汤,不可能打得下来!
果然,几乎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能提出有效的建议。
“狄将军,可有妙法?”没人说,唐奕只好点名了,而且直接就是狄青。
狄青起身摇头,“难!我朝这样的防御,就是北人再多兵力,再多时间,也打不下来河淮,别的地方更不可能!”
“嗯!”唐奕点头,狄青说的没错,但却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我给个提示,你可以无解的攻下任何周边小国,可以无限扩张,无限增兵。”
狄青眉头一皱,苦思良久,“还是打不下来。。。。这条防线可以说无泄可击。”
“唉。。。。。”
唐奕暗叹,看来,就算是狄汉臣也达不到成吉思汗、忽必烈那样的大战略眼光啊!
。。。。。。(未完待续。)
第291章 战略大迂回
狄青说江淮防线固若金汤,说的没错。
百多年后,蒙古铁骑灭金之后,横扫欧亚,却被南宋狙击在淮河一线几十年不得寸进。
可惜,大宋不走运,碰上的是当世最强的军队,还有当世无解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
此后八百年,也只有后世的太祖,看得懂蒙古大汗的战略眼光,亦只有他老人家可以把整套大战略复制出来灭掉了****。
那,到底蒙古人用什么方法击溃了这条不可能攻破的防线呢?
唐奕一指图上!
“江淮防御不可破,却也根本就不用破!”
众人一怔,什么意思?
狄青则是猛的瞪圆了双目,唐奕只是这么一点,他就懂了!
只闻唐奕道:
“若我为蛮夷,则以弱兵把宋军主力牵制在江淮一线。然后从容缓进,于西北先破西夏,再灭回纥,取道南下,吞并吐番。由川西入宋,取荆湖路,威慑广南与余杭诸地,江淮一线,不攻自破!”
“。。。。。。”
“。。。。。。”
下面,从文官到儒生鸦雀无声,静可闻针。
谁也没想到会是这般运作,简直就是天马行空。
唐奕环视课堂,“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大迂回!”
蒙古人就是用这个谋划了十几年的大战略入主中原的,后世太祖也是用此战略击溃妄图划江而治的****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但整体战略方针就是如此。
见下面的儒生、文官还在消化,唐奕又道:“不论是为宋御夷,还是为夷侵宋,今天的课,只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凡事多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