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页)
蒋胤禛看到李青云进来,偷偷的吐了吐舌头,扮了一个鬼脸,李青云在云山县救过他的性命,因此他对其很有好感。
皇后的目光从李青云身上一扫而过,旋即将注意力又看向蒋胤禛。
李青云盯着慈眉善目的皇帝陛下,弯腰躬身行礼,朗声说道:“草民李青云,见过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陛下微笑点头。
但还不等陛下开口,站在下方的林思明跳出来,借着酒劲大声的指责道:“好你个李青云,见到陛下竟不行跪拜之礼,难道你的眼里连陛下都没有?”
周围百官暗暗摇头,他们都知道林思明与场中央的年轻人有仇,因此才会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但此刻还有大庆王朝的使团在此,个人恩怨应当先行放下,免得被大庆王朝的人看了笑话。
李青云心知因为紧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已经没有下跪,若是此刻在跪下有些说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郑重说道:“草民见到陛下,心里甚是紧张,因此忘记礼仪,还请陛下能够恕罪。”
皇帝陛下抿了一口杯中的美酒,眼含笑意轻轻点头。
林思明还想再说什么,被兵部尚书强行拉到一旁灌酒,让他别在继续说下去,免得惹陛下不高兴。
白秋峰在李青云进到纳贤居后,那双迷人的眼睛就一直停留在某人身上。
刚刚福伯出去时,他便向旁边的人打听李青云的来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打听到李青云在京城闹出的事情,而且还从一位侍郎嘴中听到那首名满倾城王朝的千古绝唱。听完那首诗以后,白秋峰暗自唏嘘,没想到倾城王朝有人的诗文造诣会如此之高。
白秋峰心里自然不服,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被大庆王朝的百姓尊称为诗仙,有傲气更有傲骨,那首春江花月夜作的固然好,但谁能保证不是抄袭的?毕竟凭借眼前年轻人的阅历,还不足以作出那等惊世骇俗的诗句。
“赐座。”皇帝陛下从李青云身上收回目光,冲着旁边站立的侍女朗声说道。
侍女听闻从后堂取来一把椅子,放到与高满堂紧挨的案牍旁边,示意李青云坐在那里。
李青云坐定后,陛下似乎觉着还欠缺点什么,又再次喊道:“赐酒。”
周围的百官彻底傻眼,如同木雕泥塑般站在原地,陛下今夜怎么回事?先前没怪罪李青云的殿前失仪,如今又当着百官的面赐座赐酒?就算两位状元郎都没有这种特殊礼遇吧?难道这其中有什么暗示举动?
【大家可以猜测下李青云的身世,但我估计没有一人能够猜出,答案和大家想的绝对不一样,哈哈……】
第211章 斗酒诗【中】
李青云坐在凳子上惴惴不安,暗自猜测起陛下喉咙里卖的啥药,按理来说他此刻的身份应当属于朝廷重犯,皇帝陛下见到以后能够不动怒已然很庆幸。但此时陛下的表现有点奇怪,非但没有怪罪于他,竟然给予其特殊待遇。
李青云端起桌上的酒杯,蹙眉看向龙椅上眼含笑意的皇帝陛下,发现陛下脸上的表情依旧与初见时一样,不免更加紧张。俗话说的好,越是平静,越会令人胆颤心惊,危险总是隐藏在平静之后,他可不敢大意失荆州。
蒋胤祥身为皇子,很了解父皇的脾性,对此不以为然,见到皇帝陛下高兴,他心里自然跟着乐呵,不由长舒一口气,看来李青云的小命今夜是真的保住咯。就是不知接下来作出的诗句能不能上得了台面,要是压制不住白秋峰,那可如何是好?
皇帝陛下看李青云不停的往嘴里灌酒,没好气的摇摇头,皇后更是在陛下耳边轻诉道:”这位第一才子怎么与金科状元一个样,莫不是酒囊饭袋?“
皇帝陛下微微一笑,到底有没有才学,试过才知道,朗声说道:“朕在胤祥口中听闻你才学了得,在诗文一道出类拔萃,今天特意把你从刑部请过来,与大庆王朝的诗仙一较高下,不知道你可有信心能够力压诗仙?若是能够力压诗仙,朕就算恕你无罪又何妨。”
陛下在说话时,故意用了请这个字,里面隐藏的用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林思明听闻陛下要恕李青云无罪,急的额头上满是冷汗,心里不断的思索着应对的策略。
而高满堂作为金科状元,看向案牍旁边的李青云,暗自道:二殿下今晚让自己装醉,难道就是将这小子救出来?可看其行为举止,不像是有才学之人啊!
很多百官心里的想法和高满堂一样,什么第一才子,全都是狗屁,都认为李青云能作出春江花月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