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 页)
,硬话,软话;法子都想遍了,可谁能想到,到他手里就给解决了呢?”
赵恒略一沉吟道:“说起来,也有许多巧合在其中。本来两个徐卿当众失了脸面,已经有几分气馁了。出于习惯,他们便想把这事又扔到联手上来。联也是一时兴起,想拿高鹏个趣儿,不想那姚文远又跳出来胡乱指责了几句。
让那臭小子抓住机会给联了个难堪。你听听那话,骂的是满朝文武啊,这不摆明了在说联的不是吗?这么一来,两位徐卿自然又有几分坐不住了。再被他指着鼻子问一句,何为斯文,搞的颜面尽失。此时,他二人自然又少了几分气势。当此之时。那小子又抛出如此一篇近乎于恶毒的诛心之言来当头棒喝,呵呵,他二人若是还不知悔改,恐怕日后这名声都要臭了。这也是他们两个老滑头。能抓着这个机会。不仅挽回了颜面,还趁机博得了一段佳话。若是换了别个,恐怕又要被这篇文章骂吐血了
笑了笑,又接着道:“这个臭小子,这嘴不是一般的厉害啊。简直比刀子还厉害!今日幸亏两位徐卿和姚卿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要不然,以一对一来和他理论,恐怕吐血而逃都是轻的。还有殿试时李先生。若非联拦着,估计李先生也讨不了好去。嘿嘿,以前总是听人说众口钦金。依联看呐。若是碰上这等人物,也不消人多,一张口也织的。哈哈。你说徐家那两位也是,怎么别人说他们都听不进去,非要碰到这等猛人才幡然悔悟呢?。
孙毒突然道:“陛下恕罪。状元郎那篇判词之后,尚有一颂,臣方才一时不察,竟然忘记誊录了边说边挥笔,搞记录本是他的正行,自然一挥而就了。几下写完,双手又捧给了赵恒。
赵恒闻言两眼一亮,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快呈来给联看看他这里话刚说完,孙率那里基本就停笔了。
接过纸捧在手中,赵恒轻声念道:“红花绿叶同根生,祖宗遗业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一世人,两弟兄读过一遍,眼光久久不曾离开那几行字迹,不住的来回念叨。
许久之后,赵恒指起头来,眼中居然噙满了泪水。孙率见状,已知此时自己应该消失了。连忙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几乎就在同时。几个。太监宫女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一言不发的左右侍立在赵恒身边。
赵恒嘴里喃喃道:一番相见一番老,一世人,两弟兄。说的好,说的好联还以为是那篇判词打醒了两位徐卿,原来。真正起了作用的,却是此颂。岂止是说的好,简直就是醒踹灌顶若是如此尚不悔悟,那可就真真的无可救药了。徐家那件物事要家主方可继承,使得你兄弟争执不休。之前你们再闹腾,没人说如此言语,联就当没看见。如今有此一纸判决,若是依旧争执不休,就是争出个高下决出了家主,联也要将那物事收了回来!太祖赐你们父亲此物,不是让你们窝里斗的!好个小高文举呀小果真重情重义!有这番见识。就不枉丫头那片心思了待续,D!~!
..
113 恭喜
二尔最近最热门的话题。那自然要数新科状示高鹏高久渊“殿试当日那史无前例的君前答对,几位大学士的有意刁难,琼林宴上当着陛下的面怒骂姚侍郎,一纸判词折服互相争斗了十几年的冤家兄弟”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被京城百姓们引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由此引申到大家争相搜索高状元过去的种种事迹。于是乎,一个从小苦读读书,不问世事,因父亲去世不得不早早当家作主,遇到大灾之年 倾家荡产帮助贫苦百姓,从而引发朝廷注意,之后又得到巨大回报,不但得了封赏,而且因此与海外桃花岛拉上了关系,之后短短几年就成了大宋臣富,”等等等等近乎传奇式的人物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本来还有许多人对这些事件有过质疑。要知道,什么时候都有做好事的人,像地主富商之类的偶尔行个善,捐几两银子资助一下穷人这种事情也都挺常见。
可像传言中倾家荡产去帮助别人这种事情,简直就闻所未闻。说出来也没人信。不过有了那个一等太平伸士称号的证明摆在那里,就算有人质疑,难道说朝廷中那些大官和万岁爷都是吃干饭的不成?有了这个官方证明,高文举的形象几乎成了近乎于完美的存在。甚至有几帮人因为在争论状元郎是善财童子还是文曲星转世的过程中差点动起手来。双方纷纷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吵的一地鸡毛,不可开交。不过有一点大家到是有共识,就是这位状元郎,那不是凡人,肯定是天上的哪位大神转世而来的,否则,这种种事迹就是根本说不通的。
可当事人,高文举高神仙一点都不快活,自打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