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2/4 页)
道理,这一番作做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李沉这老家伙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已。
难怪人家的官会越做越大。原来是会做人啊,把功劳无声无息的给上司送上一份,想不发达都难!难为自己还在想方设法的琢磨日后怎么和下属套关系,又想法子日后拍上司的马屁。相比之下。尽是些下等招式。看看人家这马屁拍的。简直没有丝毫痕迹。让人不服都不行。
这就是所谓的上善若水吗? 看着在龙案上摊开的三份草稿纸。寇准心中长叹一声。这为官之道。果然非同一般啊。D!~!
..
093 高升三英
这是怎么回事。一。赵恒和李饶望着桌上三沓草稿纸全空白的一沓,有些不明白。
草稿纸空白,这种事情太少见了,一般来讲,如果不是作弊 就是其人根本就没在草稿纸上落墨。相比之下,作弊的可能性就要小的多了,毕竟能做出如此花团锦簇的文章之辈,就算真的要玩花样,起码也会搞出些掩盖的样子来,而涂改草稿纸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算那抄文章之人想不到这一点,那执笔之人肯定是会想到这一点的。这么说来的话,也就只有后一种可能了。至于说到出现差错之事,在今年这么大规模的交叉监督机制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昌蒙正和寇准对视了一眼,同时长呼了一口气,眼中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自从高文举提前交卷之后,两人心中都对他本科成绩极有兴趣。有了之前的名声在外,两人自然不会认为高文举之所以提前交卷是因为黔驴技穷了。至于他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两人虽然好奇,却也一点小都不认为他不会中榜。这次抄录二甲三甲名单之时,并未发现有高文举的名讳在其中,两人却也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以高文举的能力,中个头甲应当不在话下。如今看到那一沓空白的草稿纸,两人心中都是雪亮。因为他们俩眼睁睁的看着高文举一气呵成的将三道试题答完,然后从容的交卷离去了。 昌蒙正自然免不了将此事向皇帝和宰相两位上司说明了一番,很肯定的说,如果果真有空白草稿之人,那必是高文举。当听说高文举在整个考试过程中都被吕蒙正和王贻永全程监控之时,赵恒并没有多少意外的表情,倒是李沉对此举深感兴趣。便顺着吕蒙正的话头问了一句,是不是吕大人和高鹏相识,还是有别的原故。
昌蒙正便解释了一下关于高文举入场时和范士元的冲突。听的赵恒直乐。学下的其他考官面面相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招惹这个灾星。
李坑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起来,还是这高鹏手下留了情。否则,以他一个六品堂官,就敢招惹一等太平伸士,只这不敬上官一条,就够流放三千里之罪了。若是高鹏再加羔话语,把范士元流放到他那泉州一带去,以高鹏在当地的名声,只是当地百姓的唾沫,就能把那范士元淹死八回的了。”
听到素以刻板出名的李沉说出这等玩笑话来,赵恒不由的笑出了声:“难得听到先生如此开怀。这小子,可真是会惹事,走到哪都要弄出一声响动来。入场如此,出场竟然也是如此。想不到,连试卷也都是如此。不过,以他醉酒斗败耶律文的经验来看,他倒是有这份才情的。”
此话一出,举室皆惊。谁听不出来皇帝这话里那股浓浓的欣赏之意?听皇帝这意思,分明就是对高文举很感兴趣,走到哪都要弄一声响动,这是随口那么一说的吗?面上听是说的考试的入场、出场和试卷这三件事,可这话要看是谁说的了。要是李沉或者吕蒙正如此一说,也不过就局限于此了,可那说话的是皇帝!这里面多少有些值得让人回味的意思了。试想一下,身为九五之尊,什么怪事,奇事。大事没听过,为何会对一个小小的举子如此感兴趣。而且仔细想一想,那个很不多见的称呼和轻松的口气,竟然会从皇帝嘴里说出来。这说明什么?再想一想,本次的三道试题都是官家亲自出的,而他非常欣赏的人居然连草稿都不打就挥笔直书了,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内情不成?不过,皇帝都说了人家有那份才情,那话里已经给这事定了性了,谁再敢出声质疑。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李沈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却很快接过了话头:“以吕大人和寇大人对高鹏的了解,两位大人觉得,这三份试卷中,哪份更像是高文举之作?”
现在看来,分明就是高文举技高一筹了,连草稿都不打就一气呵成的作完了三篇文章,这得有多大的才气?再看其他两人的草稿,多少都有推敲的痕迹,甚至其中还有一份的草稿之上落着蒙帖的内容,虽说没有修改的地方,可只凭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