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页)
赵恒原本计共的挺好,以为自己做了皇帝,给刘娥一个名分易如反掌,谁知事实并非如此,这后宫册封的时候还有许多手续要办,不光要征得皇后的同意,还要群臣同意才能通过。搞的赵恒头大不已,只得曲线救国,折腾了近两年,也只不过给了刘娥一个一品德妃的头衔。
宋沿唐制,后宫中等级很是严格,皇后为首,接下来依次为震妃、淑妃、德妃、贤妃、惠妃、贵妃,这六个头衔都是独一无二的,册封时需要诏告天下。其次为贵仪、顺容、婉仪、婉容等等,这些头衔已经不限人数多少了,册封时只需要发中旨便可。再低一级是捷抒、美人、才人、夫人,这些头衔就比较随便了,什么时候皇帝心情好了,随便宠幸一个女子,然后发句话,内库存个档就算搞定了。也就是说这个德妃的称号严格来讲,在后宫应当是算第四号人物了。你想啊,赵恒她老娘养了个太子,在太宗在位的时候还只能顶个秦国夫人的名号,直到儿子继了位才混了个皇太后,这叫母凭子贵,凭什么一个乡下野丫头一进宫就想坐到第四位去?不光是群臣不同意,单是皇帝他老娘这儿,就过不去。更别说还有个皇后早对这个把老公迷的神魂颠倒的狐狸精恨的咬牙切齿呢。
就这么着,赵书册封刘娥的诏书被中书省三番五次的退了回来,搞的赵恒相当火大,无奈之下,就自己捏了个一品德妃的头衔给刘娥安顿上了。名义上”双夫人等级,可实际卜大家心里明镜似的,皇帝众就是当成德妃看待了。可这个头衔因为不用下中书省讨论,只在后宫大院里自家人下个通知,内库里存个档就成了。皇太后、皇后以及群臣对此也只好假装没看见,省得惹毛了皇帝回头给你小鞋穿,总不能把皇帝逼到墙角吧。
一想到当初群臣力谏他不可册封刘娥时的情景,赵恒看向高文举的眼神中就充满了佩服,自己当时怎么就没这么大勇气,拿皇帝的名头来和那帮酸丁顶牛呢?看来还是心里境界有差别啊。不过高文举今天的举动,对赵恒的启示不可谓不大。他从这个貌似冒失的家伙身上看到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心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抓住了一点什么。却又有些不太确定,一时间,竟然想的出了神。
不一会儿,他又想到刘美为了自己的事差点连命都丢了,如今想要出头还要自己去走科举的路子,赵恒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扭头对刘美说道:“原想放你一任县令的,后来德妃自己也来劝我,说集本赐你举子身份便已是特例了,若是你连进士都中不了,恐怕也难以服众。回头又让那些御史言官找到把柄来找联的麻烦”呵呵,联这皇帝当的,缚手缚脚,什么都做不了,真不舒服啊。”
刘美连忙回道:“陛下是天下共主,一举一动皆为臣民典范,自然不能因小失大。自古外戚干政,多有是非,学生也不愿意背着这个名头去作官。还是实打实的考上一场,名正则言顺。”
赵恒点点头,不再看他,心里却对这个识大体的大舅哥感到很放心,对德妃的感情越发的深了一层。由于有了这层关系的影响,再望向一楼大厅中兴高采烈的寿昌时,眼中的神情已经全然是溺爱的样子了。正出神间,突然耳边传来一声低低的怒吼声,赵恒侧耳细细一听,却是一个熟悉的声音正在和另外一个人争吵着什么,赵恒苦笑一声,喃喃道:“这个寇老拧,又在和谁顶起牛了?,,不好,他在这里,丫头又在下面,今天可不能再呆下去了,否则一会被人发现了可就大大的不妙了,还是赶紧回宫的好。”
眼见楼下酒席已经摆上了,赵恒向刘美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暴露自己身份,迈步走了出去,身后无声无息的出现了两个人影,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刘美吓了一大跳,自己和皇帝在这里已经呆了大半天了,居然没发现这屋子里还有两个大活人,想想可真可怕。待赵恒等人离去之后,刘美浑身散架了一般,失神的坐在椅子上,摇头苦笑,想不到和皇帝见面的压力竟然如此之大。
正呆坐着,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丝灵光。刘美一跃而起,从窗户又向下望了一眼,看着那个神采飞扬的寿导,细细的琢磨了起来。
这时,大厅中的士子们已经渐渐平复了心情,因为谢玉英正在为大家抚琴高歌呢。琴声一起,不仅是一楼大厅,就连二楼三楼的客人们也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细细口味谢玉英那美轮美奂的曲子和歌喉。
一曲终了,高文举率先鼓起了掌”寿昌第一个响应,一双小手拍的通红,周围的士子们有样学样也纷纷拍起了手,一霎时,大厅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感动的谢玉英热泪盈眶,连忙施礼不迭。
掌声堪堪落下,谢玉英突然迈步走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