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1/4 页)
的如此有趣。而且在自己面前还这么随和亲近,两人相处之时,丝毫没有身份上的差距。如今每天一睁开眼就窜到高文举这边来缠着他问东问西。被他那渊博的学识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勾引的魂不守舍。若非赵德才时时提醒,恐怕早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就连高文举自己都觉得很奇怪。他竟然十分喜欢寿昌这个没大没小的样子。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面对的所有人都是一副教条的刻板模样,不管是高家庄的人,还是桃花岛的人,甚至是云霄县、泉州府的人,见了他都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奉承模样,原因很简单,他的身份地个以及名望都太高了,人们总是会对这种人怀着一种敬畏之心的。
以至于高文举这:年来,敢和他放开了手脚,平等对话的只有一咋。柳三变。这还得归功于他在药缸里泡那几个月时两人的特殊际遇。这也是高文举对小慧特别疼爱的原因,因为在小慧的眼里并没有世俗人们的那些身价束缚,无奈这两年来小范贻已经渐渐的收回了小慧的教养权利。一板一眼的仪程礼节让那个天真的丫头一天天离他远去了。这种情况让高文举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十分无力的陌生感,他甚至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孤独的介。体。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找不到,直到寿昌出现。
寿昌自小生活在皇宫之中,从来娇生惯养,除了大哥赵元佐之外。其他人对她都是恭敬有加。六年前。她才十二三岁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开始提议要为她张罗婆家的事情,寿昌大吃一惊,无奈之下只好问计于大哥,正巧此时太宗龙体欠安,赵元佐就给她出了个佛前许愿的主意。有了这么个大耸的帽子戴在寿昌成功的摆脱了宫甲为她安排婚事的烦恼。却也从败训三忻不以瞧依佛门的幌子来遮掩。
虽然自从三哥继个之后,她可以偶尔到大哥这里来散散心,但毕竟是天家之女,无法体验那种平民百姓的平淡生活。这次一见高文举,突然发觉在这个人面前,所有的繁文缛节全都变的可有可无了,两人说起话来也不必拐弯抹角,遮遮掩掩的了。再加上高文举嘴里总是有新奇的玩意,这让她不免喜出望外小自然跑的越来越勤了。
寿昌这种娇憨纯真的样子,正是高文举苦寻不着的风范,两人几天对话下来,高文举对她那种毫无心计的样子大是欣赏,每每与她聊天时。都能让高文举产生一种回到朱来的感觉。就这样,一个听的高兴,一个说的开心,一来二去,两人心里竟然都产生了些许知己的意思。
几天之后,柳三变突然告知高文举,说自己与谢姑娘共同完成了一首新曲,敬请各位一同鉴赏鉴赏。直到这一天,高文举才真正的有功夫近距离观察了一下这个谢姑娘。心中对柳三变平白担了那么个恶名大是同情。盖因这位谢姑娘的年纪实在是有些偏大了,与高、柳诸人相比,称之为“谢姑姑”或许更合适一些。
可不管是谢姑娘还是谢姑姑,人家如今都跟着柳三变混了,大家自然都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在听了一曲几乎毫无人间烟火气息的《浮云曲》之后,大家自然要按惯例恭喜一下两位大师新作问世了。
这一恭喜不要紧,寿昌马上抓住机会提出建议,大伙一起到郊外去野餐一回,他这几天老听高文举说住这种活动的种种好处,如今有了机会。焉能放过?朱家兄弟莫名其妙。谢姑娘自然也是一头雾水,可柳三变和高文举相识这几年来,两人不止一次搞过这种玩意,自然举双手赞成了,两人一商量,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么个以钓鱼为主的野餐活动。
寿昌一本正经的望着河里的浮子,心中很是兴奋,兴许是这里钓鱼的人不多吧,正一次学习钓鱼的寿昌半天下来,收获竟是不错,大鱼儿钓了十几条。反倒教她钓鱼的高文举折腾了这么久,竟然没什么成绩。那位柳三变柳大才子,网开始还钓了那么几条,可是当谢姑娘一提起曲子里某处的不足之处时,马上两眼放光,将钓杆随手一放,两人凑在一起叽叽咕咕的研究了起来。不时的将琴抱在膝上叮叮咚咚一阵捣鼓,气的高文举一阵埋怨,说这样把鱼全吓跑了,拉着脸将两人远远哄开了。
这两人也不咣舌,马上喊了几个随从就在远处支了个帐篷,摆上了小桌小椅,正经的研究了起来,恨的随文举又是一阵嘟囔。惹的寿昌和赵德才笑个不停。
至于朱家兄弟,鱼杆虽然插在原的,可人早已没了踪影,听着远处大呼小叫的声音,不问可知小这两做之经参加了随从们举行的捕猎活动。
“少爷”。赵德才兴奋的两眼直冒光,仿佛是他自己在钓鱼似的:“动了!动了!”才
寿昌手指轻轻在嘴边一竖:“嘘!这是是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