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页)
柳三变心中一阵激动,强自按住自己那骚动的心,平息几下道:“不知大人需要了解盐政的哪方面?”
范贻露出一抹惊喜的神色:“莫非七郎对这盐政”?”
柳三变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学生随家父在杭州几个月间,曾接触过一些。多少有些了解,不敢夸口知根知底,但这盐政之弊,学生多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原为大人解忧
范贻扫了高文举一眼,却见他已闭上了眼。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也不知道是在细心倾听还是睡着了。
柳三变接着便将如今盐政的一些见解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宋朝盐政,和前朝相同,都以官府专营。不过宋朝是以“盐引。来控制官盐的发行。简单来说就是官府将产盐的地方进行官营控制。所有产的盐都被收缴到国库之后,统一售卖。然后售卖的时候,由官府发出“盐引”相当于专卖许可证,不过有数量限制,每引值六贯。可领盐一百一十六斤半,从官府中买了盐引的盐商便可凭这个玩意到产盐地买到商品盐,然后再运到规定的地方去出售。
这个过程中,官府通过发放盐引的方法。将盐税直接收缴。而商人们又因为有产地和售地的限制,每引又要多交六贯钱的税,故而将所有的消耗转接到消费者身上,再加上商人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了盐价居高不下,百姓们要吃盐,也就越来越贵了。
而百姓们吃不起官盐,自然就倾向于价格相对便宜的多的私盐了。当官盐受到私盐冲击之后,产盐地的盐销量自然也就受到了冲击。故而。那些产盐地的官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只得大副度将盐价下压,这就导致了盐民渐渐有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了。
说完盐政的相关情况,柳三变向着范贻道:“如今的情况,正如大人所知。已到了山穷水尽、官逼民反之地了。若非如此,谁愿意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背井离乡?。、
范贻听完柳三变的讲解,点点头道:”仆二”北。看来这盐政的确巳有些不合时官常此以仕删披以们不愿意再煮盐。百姓们又不愿意买官盐”朝廷的盐税要落空暂且不提,只是这百姓们的日子可就耍大受牵连了。老夫也曾听闻,那夏州所产的青白盐,多半已被私盐贩子愕入中原了。如此一来,朝廷白白将银钱送入那夏州李阀之手。若假以时日,那李继迁一旦坐在,势必要反咬一口,到头来。岂非我大宋要亲手喂肥一只恶狼来咬自己?”
柳三变点点头:“正是如此。”
范贻沉吟道:“症结是找到了,可如何化解呢?须知这盐税乃国税之本呐。若是没了盐税支撑,只怕我大宋连将士们的衣食住行都保证不了。到那时,又是个,动摇国本。难呐,这盐政,留也难,废也难呐。”
就在范贻和柳三变相对叹息的时候,一直闭着眼睛的高文举突然道:“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收税么?能保证盐税收上去就成了。你管他官卖私贩?”
月光下,龙老大小心的试了试水温,摸了摸高文举的头,向旁边的几个小厮点头示意了一下,转头回了自己房间。
龙老大的房中。一盏汽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将并不大的房间照耀的有如白昼。
龙老三看着迈步进房的老大。轻轻捅了捅坐在旁边发呆的老六。问着龙老大道:“大哥,你真决定要将潜龙功传给文举?”
龙老大十分镇定的点了点头。
龙老六不解的问道:“大哥,这次到高家,你可真的太让人意外了。
盘龙针和潜龙功乃我飞龙堂两大镇堂之宝,向来传男不传女,连七哥那样的世交,也只学了潜龙功一样而已。想不到,我们被人请来医病,你先是将盘龙针传了郭郭,如今又要将潜龙功传于文举。这是为什么?”
龙老大看了两个兄弟一眼道:“飞龙堂这两大绝学,传了多少辈了,恐怕连我们飞龙堂自己的兄弟也说不清楚。可是你们想想看。如今那年轻一辈里,有谁还能将这两大绝学继了去?不说别人,就是我自己那两个亲生的,呤云、腾云,哪个是能扶上墙的?不是我不想教。实在是没人愿意学啊。话说回来,这两样本事,也不是想学就能学的成的。也要讲天份。讲机缘才行。”
“为什么当初我宁愿把潜龙功传给盛臣也不愿意传给呤云?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什么料儿!以他的脾气心性,若真的习得了潜龙功,只怕如今早已成了为祸江湖的独行大盗了!到那时,你我兄弟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这次来给文举医病,本就是念在他当日曾放过呤云一马的份上,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