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页)
不甘心的将手狠狠一甩,藤原保昌恨声道:“好你个青田太郎,竟然勾结宋人反过来害我!只要藤原保昌有一口气在,就一定饶不了你!”
一个清朗的声音笑道:“这你可就冤枉青田了,他不是勾结我们,而是为了保命,不得不替我们领路。原以为你们还能像个武士一样的拼上几个回合,谁料想,竟然连一个照面都没下来就尽数投降了。你说说你们这些倭人,一点骨气都没有,对得起自己那个发形吗?”说话的,正是刚刚赶到的高文举。
两个藤原保昌的手下战战兢兢的将锁着的众人一一解开,又恭敬的退到了一旁。高文举兴致勃勃的走到藤原保昌刚刚坐着的桌前,将他桌上摆着的半坛酒拎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摇摇头道:“不像话,今天是腊八节,也不说煮点腊八粥应应节气,居然还摆上了酒,活该你倒霉~!”
跟在他身后的许大勇笑道:“倭人懂得什么?只道是个节气就能大吃大喝了,哪里知道腊八节是做什么的?”
没搞清楚状况的源赖光一直没开口,这时突然说道:“阁下不免太过武断了吧。腊八乃是佛祖成道之日,天下人与此日煮粥相食以纪念佛祖,某等虽居边陲小国,这腊八粥的事,倒也知道一点。只是今日这藤原保昌心有所谋,顾不上这些事情罢了。阁下又岂可因一人之故,抵毁我国中其他人?”竟然是一口纯正唐话。
看了一眼并不相信的许大勇,高文举笑道:“呵呵,没想到,贵国竟然还有明白人,看尊驾能享受如此待遇,想来也是个人物,不知怎么称呼?”
源赖光拱手道:“在下源赖光,这四位武士是在下的伴当渡边纲、坂田公时、十部季武、锥进贞光。那一位贵国客人徐仁满阁下,想必阁下认得。没请教?”
许大勇呵呵一笑,拱手道:“老夫海坛岛许大勇。这位是……”
高文举伸手打断他的话头道:“在下桃花岛黄药师。”
******************************
好不容易啊,今天从早跑到晚,总算把房子先定了下来。为了省点钱,只好租了个简装的。还是刚装修完的,明天后天还要去打扫一下。估计又要累到够呛。
今天的更新字数是少了点,不过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搬家期间欠大家的,等忙完了一定补上。希望大家理解。!~!
..
063 腊八粥(下)
京城,皇宫,垂拱殿。
真宗将手上的奏折轻轻放下,抬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两位自己最为倚重的臣子,自己是太子的两位老师,如今的宰相李沆和左丞李至。
看到两人都是一副有所思的样子,真宗开口道:“自从继位以来,我已很久没和两位先生如此亲近过了。今天这里没有外人。两位先生,不必拘谨,有何想法,但请直言。”
李沆听到皇帝自称为“我”,又怎会不明白这是皇帝为了表示与自己亲近的意思,他可以放下身段亲近自己,可身为臣子的,又岂可不知分寸?,再加上今天皇帝请自己两人来,说的也的确是些体已话。当下忙欠身答道:“陛下,依臣看,此次蜀中民乱再起,恐怕并非尽如王大人所奏那样。臣以为,其中定然另有他情。”
真宗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鼓励道:“先生但讲无妨。”
李沆接着道:“那王继恩自领兵入蜀以来,极尽残暴之能事,虽然将大乱暂时压制了下去,却不免为今日再乱埋下了祸根。当日先皇令张咏知益州(成都)时,曾因此而与王继恩不合。两人争议却因先皇对王继恩宠信有加,最后将张咏呵斥了一番才作罢。如今看蜀地民乱再起,岂非正如张咏昔日所言?因此,臣以为,蜀地民乱之祸根,并不在于民,而在于官。一味的残杀压榨,只能逼得百姓铤而走险。即使今日平了,难免他日又乱。臣又听得传言,说那李顺并未死,此次再起波澜,正是此獠从中挑头。若果如此,那王继恩当日所奏,已将李顺擒斩,则又有欺君之嫌了。”
真宗点点头:“我也看到各地的折子中有说及此事的,甚至还有人亲眼看到那李顺了。可这些并不一定都是真的。先生当知,目下最要紧的,不是论谁是谁非,而是要如何尽快的将民乱平定下去。”
李沆又道:“陛下所言甚是,微臣以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欲平民乱,当从其根本着手,荆湖路民变便是一例。倘若一开始各地官府便开仓放赈,百姓但有一丝生理,如何还会聚众滋事?当日眼看各地动荡,直至京师震动。可前有范节度接引,后有寇大人开仓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