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页)
怠=鼋隽�洹肚ё治摹返慕馑担�憬�氖槲寰�⒅钭影偌揖∈�峒埃�獾刃攀值嗬吹墓Ψ颍�肥等煤⒍�寡眨�⒍�晕试恫患八�!�
柳宜很诧异道:“七郎你也熟读诸子百家,可那也是为父和为你训蒙的四叔花了十数年的功夫方才略有小成的,难道一个六岁的孩子,刚刚识字半年,便已有此学识?莫说是骇人听闻了,就算亲眼见了也无法相信啊。”
徐锴哼道:“说你迂腐,你还不承认!谁人规定了读书非得一本一本的读?我看高文举教小慧的法子就管用的很,虽然说她对那些书的认识仅仅也中是关于千字文所引用的那几句上,可如此一来,至少对那些书目,她便有了印象,日后再学起来,也定然省事了许多。还有,那丫头将这些书中的典故娓娓道来,全然是一副游戏的口吻,毫无平日里那些学究那帮作高深的模样,确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啊。”
柳三变补充道:“小慧小姐说到第一句‘天地元黄’时,便由玄字改为元字乃是为避讳太祖小名之故说起,将《尚书》、《春秋》、《唐律疏议》这些书名都提了一遍,虽然并没有提到其中的具体出处,但一个六岁的孩子,仅仅是记着这些书名就已经了不起了,孩儿那时候,一个也还没听过呢。”
徐锴听着柳三变的叙述,眼神有些迷离,似乎正在回忆昨日的场景,嘴里喃喃道:“是啊,这么小的孩子,记住书名已是不易了。难为她还讲了一个关于唐时李贺因避讳无法考取功名而抑郁至死的典故。你们说说,仅仅是这种信手拈来的本事,你们见过几个?这是那丫头嘴里说出来的,你们再想想,那高文举,肚子里究竟有多少东西,还不值得你们高看一眼吗?”
柳宜和徐重信这时的表情已经完全是震惊了,打死他们也无法相信世上有这么一对兄妹,才认了半年字的小丫头已是如此了,教他的那个哥哥,那得是个什么样?这哪里是人,分明就是妖孽!心里却对将要来府上拜访的高氏兄妹又多了一份期待。
他二人在这对眼神的当口,徐锴接着道:“再看看昨日范大人转送于我那辆马车,据说便是出自高文举之后,那车如何,想必你二人也已有所了解了,这等本事,还不值得你尊重吗?”
这两人满头大汗,点头犹如鸡啄米,恨不得高文举赶紧来救场,让老头停了这无休止的训斥吧,毕竟两人年纪也都不少了,又当着柳三变这小辈,老头一点面子也不给的这种搞法,换了谁也有些受不了啊。
还好,这时候,二管家匆匆入内递上了手帖:“老太爷,高少爷前来拜访。”
徐锴扫了三人一眼,大声道:“开中门,老夫亲自去接!”
柳三变倒无所谓,柳宜和徐重信已经不敢说三道四了,连忙束手站在两旁为老头让出了道。二管家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愣在了当场,莫说是老太爷亲自出门去迎接谁了,就是府里这中门,几十年来开的次数也有限,这些年来第一次听到老太爷说这样的话,让这个二管家有些无法接受。这个高文举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柳宜和徐重信对望一眼,双双松了一口气,好个高文举,你总算来了……
********************************
状态不好,字数少了点,大家见谅。!~!
..
056 意外之喜
徐府有个大花园,虽说已是冬月时分了,但南方不比北方,依然有一些红红绿绿的花草将花园点缀的颇有几分画意。
徐锴和小慧一老一少你一言我一语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不把旁人放在眼里。旁边做陪的是徐重信的两个小女儿,一个八岁,一个和小慧同样也是六岁。苦于所受的家教,两个小姑娘小小年纪便举止端庄,不敢有丝毫轻浮的举动。看着小慧在爷爷面前嘻嘻哈哈,玩的喜不自胜,虽然一脸羡慕,却仍然不敢掺和进去。
柳三变则陪着高文举静静的坐在一起下棋。他冷静的落下了子之后,抬着看了看高文举。高文举一脸苦瓜相,这年头怎么大家都喜欢下围棋呢,这玩意自己实在是下的太烂了,没几下就被柳三变逼的想自杀了。
高文举虽然在昨天的酒宴上见过柳三变,但当时徐锴介绍的时候他并没怎么留意,只听他说这是自己孙子七郞,他还以为柳三变是老头的孙子呢。行酒令的时候,柳三变那敏捷的思维虽然给他犯下了印象,却也远远没能达到让他高看一眼的地步。
可是今天过府拜会徐锴的时候,才听老头仔细的介绍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便是日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