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页)
当大会结束的时候,看到樊鹏拿来的名单,毛彬这才定下心来,仅在夏家村,第一个晚上就已经招收到了这么多的兵员,民兵队也组织起了100多人,随着明天附近的那些小村子知道了消息,游击队获得的兵员还会更多。这说明游击队已经在南江真正的立稳了脚跟。
当晚,十七军军部接到了南江游击队已经站稳脚跟的电报。值班参谋李志强拿过红笔,在地图上川陕边界的南江、汉中、广元一带粗略的做好标记,标注上日期。
此时,地图上已经有了二十多处标记,按日期来看,川陕边界这个根据地是附近的标记中最后一个,外圈的陕西、河北、山东、广西都有作了标记,更外圈的海南、云南、西藏、新疆、内蒙等则还没有动静。
第二天,李锦江站在地图前听完了李志强的汇报,默默的在心中记下了地图的模样。现在已经是1928年2月7日了,此时的左倾盲动虽然给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不经意间,全国的革命热潮正在兴起。地图上有标示的地方附近,很快也将会有中华GC党领导的武装起义爆发开来。
只要游击队都扎稳了脚跟,那么待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一开展,就能够顺利的开展指导,培训中华GC党的第一批武装力量。这就是李锦江派出游击队的目的。
历史上,很多的中华GC党的工农武装起义,都是勇往直前的向大城市进攻。这些进攻都无一例外的遭受了失败。在遭受挫折之后,力量削弱不大的起义力量,才会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力量削弱得厉害的,往往沦落为游击区甚至转为地下党组织的形式。
这种左倾盲动,不是李锦江和张卫能够阻止的。现在的李锦江、张卫,在中华GC党内,还不算哪根葱,根本就没轮到他们说话。即使说了,恐怕也没几个人会听他们的。因此,李锦江并不对改正左倾盲动抱有幻想。他只能尽自己的所能,尽量给革命挽回损失。
游击队现在主要是在山区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待得工农武装起义向大城市的进攻失败后,能够接应回这些失败的工农革命军。对于一支溃军,只要在他们对革命的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有一面旗帜能够聚拢他们,有一个根据地可以安身立命,可以延续革命,那么他们就不会散,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下对革命信心。
只要他们有信心,没有散掉,那么左倾盲动带来的危害就会极大的降低,随之革命形势就会完全不同。游击队建立根据地或许还是一个个小小的火苗,而红麻根据地就是一个难以扑灭的火焰,各个游击队建立的根据地,都会在心理上获得一个稳固的靠山。
而后,待张卫领导的太行工业基地初步完成规模,各游击队将培训好的兵员输送过去,张卫所率的十九军就能够迅速扩编,短时间内就能集聚起一支庞大的力量。
此时,应该正是冯阎桂与蒋中原大战的时候。按照李锦江和张卫的初步计划,中华GC党领导的部队将成为另外一个势力。利用冯阎桂与蒋结石相斗无暇分身的时候,抢占他们力量难以达到地方,或者直接通过扶弱击强,把强势一方打压为弱势后,占其地盘再扶其对抗已经由弱势转为强势的另一方。
这种谋略,对于冯阎桂或蒋结石任何一方,绝对都可以一眼看出。但李锦江和张卫毫不担心。只要一方处于弱势,那么即使他能够看出李锦江和张卫的计策,他也只能把这口香喷喷的诱饵吞下去。
关键在于时机,中华GC党不能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不能在冯阎桂没有开打前暴露出来,更不能在胜负已分、尘埃落定后才跳出来。
这个时机的掌握,说难不难,要说容易却更是不容易。自己这边必须要经受住几个考验:李宗人北伐前对两湖的清乡;北伐;北伐胜利后中原混战前,那一段GM党各派的新婚时期。
利用唐江昘和吴义彬这两个师的掩护,李宗人的清乡或许还可以蒙混过去。但北伐战争时期,及北伐胜利后,GM党各派的新婚时期中,自己就不知道怎么才能不暴露自己的实力挺过去了。
想到这里,李锦江叹了一口气,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倒霉!如果自己这边也有张卫那边的根据地那么好的命水,日子就好过了!
1927年12月28日宣布起义后,张卫就一直在提防阎西山与武汉当局的夹攻,部队一直处于戒备状态。随后,令张卫奇怪的,不但武汉GM党当局不对自己有一点表示,就连阎西山似乎也没有看上自己一眼!
这怎么回事?黎明前的黑暗?暴风雨来临前的风平浪静?张卫感到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