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页)
一马当先的是耶律部族的战神耶律明雄,自从在呼兰,风雨的妙计退兵,化解了耶律家族的灭顶之灾後,耶律明雄就对於风雨佩服的五服投地,也是族中最最支持耶律楚昭所提出投向风雨的建议的同盟军。
在这次的战斗中,耶律部族赶到战场的时候,已经接近了尾声,对此耶律明雄十分懊丧,所以急於建功的耶律明雄这次当仁不让的冲在了最前面,在战斗中几乎豪发未损、精力充沛的耶律部族的骑兵成为了精疲力竭的呼兰军的梦魇。
最糟糕的是,哥舒行文重伤昏迷,无法指挥全军。
於是战争的顺利程度让秋里也目瞪口呆。其後的三天,变成了呼兰军的溃退和风雨军的追击,军心涣散的呼兰军一下子就丢掉了凉城,紧紧尾随其後的风雨军毫不费力的就通过了因为接应败退的呼兰军而大开的城门。
失去了统帅、无心恋战、一心想回国的呼兰军根本没有进行什麽有力的抵抗,就把凉城拱手相让了。──在这些呼兰士兵的眼里,呼兰高层的权力之争与他们毫无关系,既然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仍然重伤昏迷,而且这半年来面对风雨军又是连战连败,那麽回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半日的大决战和其後三天的追击战,使得在整个战场上,七万多风雨军的战士和数目只会多不会少的呼兰军的健儿永远的安息了。
呼兰帝国的南路军溃不成军,南院总管、大元帅哥舒行文身受重伤。
风雨曾经在很久以後,驳斥了人们对於哥舒行文的轻视。
在风雨军和哥舒行文的三场对战中,风雨直承了第一次伦玉关之战应该是哥舒行文获胜──这与大多数人的观点相悖。风雨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於战略目的的达成与否。在伦玉关之战中,秋里的冲锋只是延迟了呼兰军获胜的时间而已,如果没有地下交易,刚刚建成的风雨军恐怕就此成为历史的名词。战争的结果是哥舒行文得到了他所想要的达成的一切战略目的──营救大皇子、经伦玉关回兵呼兰;而风雨却不得不冒著巨大的政治风险和呼兰暂时讲和,──这种讲和在日後给予了风雨无限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所以风雨始终都认为这场战争自己失败了。
至於锦州之战其实是在皇甫家族和林仁山的兵马合作下进行的。在这场战役有一个很少有人察觉的影响就是:风雨军的高层将领终於在战斗的表现上察觉了风雨军和其他军队的差距,为了弥补这种差距,在後来的凉、夏大战中,风雨军的将领就更进一步的依靠了器械和谋略;而在凉、夏大战之後更是注重於军队的训练,这为日後风雨军所形成的作战风格和作战能力埋下了意想不到的伏笔。这一场战役只能说风雨军赢了半场,皇甫家族和林仁山的军队为守住锦州城和顶住北岸呼兰军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即使是风雨制定的、被後人认为经典的战略计划,其实也差点变为作茧自缚,只是洛信的出现证明了幸运女神依然青睐於风雨。
而这场凉、夏之战,用秋里的话说就是一场一开始就注定好的胜仗。除了在时间上稍稍有利於哥舒行文外,其他方面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兵力对比和分布,以及政治上的处境,哥舒行文都已经处於绝对的劣势。所以无论是谁来指挥这一场战争,呼兰都是注定成为了战略上的输家。
然而即使这样,哥舒行文面对著注定日後大展神威破敌万千,而目前才刚刚开始运用的神龙战车,仍然连连予以巧妙的打击,几乎令神龙战车成为了历史名词。呼兰狂骑兵在这场战争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面对如此危局,只损失了二千余人,这支可怕的军队在日後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风雨军心头的梦魇。
无论是风雨还是秋里,都对於这位老将军在用兵方面的老练和沈稳,抱以绝对的钦佩。风雨军的将领们从这位戎马一生的名将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为这些年轻的将领日後统帅大军驰骋沙场,展示名垂史册的军事才华,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例如朱大寿正是从这一仗中积累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更进一步的发展了神龙战车的运用,在日後无数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使得神龙战车展露锋芒;南天门则在日後对神龙战车作了重大的修改,加强了防御力并配备了巨弩、辅以火炮。更为重要的是,对於哥舒行文破坏神龙战车的战术作了相应的对策,在差不多十年後的一场重要战斗中,面对著敌人类似的战术,神龙战车坚强的屹立於战场,忠诚的守卫著他们的统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使得风雨再书历史的辉煌。
不管怎样,历史留下了如此的记载:
圣龙历753年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