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京(第1/1 页)
一个月巡视的结果效果斐然,陆续的已经开始有利好新皇皇位稳定的声音在民间出现了。 “加大宣传,争取早日将民间的不安定声音压制下去。” 夏雨霞看着送上来的报告嘴角忍不住的上扬,历来,民间的舆论在未能形成地方起义之前对于皇位和权利的稳定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些声名无论如何,主要是给那些胸中揣着一个为国为民的梦想的游侠们。 游侠们大多出身于寒门或是平民之家,身上的本事也是参差不齐。 属于是没有门派的散修,基本不会去抱团,不像被大乾清扫的门派一样有着极高的凝聚力。 不过这些人往往也是会因为脑子一热,就敢上京刺杀皇帝的主,为了避免麻烦,历代的皇帝还是挺在乎自己在民间的名声的。 夏雨霞巡视的路上就碰到了不少的游侠拦路,也将一些有实力的游侠收入麾下。 总之,夏雨霞发现了一个新的人才来源,并准备付出行动,把这些人聚集起来为自己所用。 除去任侠之流,长时间有这种声音在民间宣扬,只会让百姓对朝廷越来越失望,不是长久之计。 将手中报告放下,夏雨霞从堆在一起还没处理的文书中拿出一卷继续处理。————————————————————————————————————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刺杀和战争的味道一直弥漫在天地之间,终于是在年末的时候在大地上点燃了战火。 之所以是在冬天起事,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次的起义并不是传统上来自底层对于上层统治的反抗,而是来自有心人的筹划,本质上是来自地方筹备很久的反贼对国家正统的挑战。 南方地区以及大乾边境附近的地区的战火烧到了城市当中,小打小闹的起义早就在地方的力量下平息。现在入局的人都是早早就准备好的。 也是夏雨霞面对的真正对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时机成熟,万年提出的建议被夏雨霞很好的执行了下去。 进京出京,领得皇命,被委以重任的将领义士赶往各地,接管地方驻守的部队或是从其他地区调集部队,亦或是征召新军前去平叛。 ………………………………………… 蓟北城多灾多难,位于幽州境内的这座城市经历了今年的不知道多少次混乱。 “快,把滚木丢下去!“守军的将领指挥着士兵将正在沿着梯子往上爬的绿叶军砸下去。 城头上的守军正拼死抵抗着城下所谓起义军的进攻,看旗号,是来自隔壁州县的绿叶军。 这绿叶军是乱局开启的早期露头的,算是最早入局的一批人。 能够活跃到如今这个时候,多半是来自他们频繁的流窜和胆大包天的操作。 裹挟地方百姓充军,抓壮丁当炮灰,抓妇孺来威胁壮丁来作战并且不逃跑。 围剿他们的官兵不仅仅是忌惮于被裹挟的百姓,而且人数上,碰上他们的往往是千人的队伍,完全不占优势。 于是绿叶军流窜于多个州县之地,人数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绿叶军裹挟了三四十万的人一块进攻蓟北城,为首的精锐堪堪达到正卒的水准。 看着久攻不下的蓟北城,匪军的首领对着正在驱赶着青壮的匪军士兵们辱骂道。 打惯了顺风仗的他从来没有一座村镇能够阻挡他无敌的大军超过两个时辰。 ”真是废物!“绿叶军的首领王二石本是一个地方闻名的匪首,也算的上是个小高手了,抓住了机会聚集了一票人揭竿而起,虽然被打的四处流窜,但是手下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断地提升。 只好自己安慰自己说道:“好歹也是一座大城市,肯定不是镇子能比的。” 绿叶军每经过一个村镇就将村子中的老幼抓走作为人质,然后以此为威胁将青壮编进作战的队伍当中。 为了防止人心溃散,导致自己的这支东拼西凑才勉强凑出来的队伍散掉,还想出来一个阴损的点子。 王二石知道自己手下裹挟进来的人多半是被家人所牵绊住,本质上还不能称之为贼。 所以每个村子镇子抓到的老弱都被聚集到一块,在找来和他们不在同一州县的人来看管,最后由自己最信任的手下人率领,就是不让青壮和自己的家人聚集在一起,哪怕是远远的靠近一点,也会被呵斥驱赶。 只要是有人敢放跑了一个老弱,被发现之后就会被聚到一起,由匪军的人来审讯,只要指出那个是放走人的家伙,就去把他的家人从其他地方带出来。 最后在这些看守老弱的人面前全部杀掉。 当然,这些老幼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匪军在意他们。 只有心中还没有抛弃掉原来身份,还处于被裹挟状态下的人会在意他们。 只要能够用来胁迫在乎他们的人去前线作战,用人命填满护城河,摆平城墙上的守军就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