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 想看书来
毛彦文的往事(1)
毛彦文,早被历史丢在某个角落,只在人们谈论吴宓的情感世界时,偶被提及。吴宓是位爱情至上主义者,他曾在讲台上对着学生朗诵他的情诗:“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离婚不畏圣贤讥,金钱名誉何足云。”成为一时笑谈。在吴宓自导自演的爱情悲剧中,毛彦文留给世人的印象似乎是一位薄情寡义的女子。这是一种误读。美东密西根大学历史教授罗久华(罗家伦之女)认为,“毛彦文女士堪称近代中国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她多彩多姿的一生,不乏可圈点之处。
毛彦文(1898—1999),浙江江山人,生于一乡绅之家。其父毛华东,承祖业经商,因不善经营,家道日渐中落,牢骚满腹颓废一生。其母朱环佩,容貌娟秀,温柔智慧,虽不知书但达理、识事、贤淑。家庭本来挺和睦,但因毛彦文的母亲生了5个女儿,成了罪人,在家中受尽婆婆的虐待、丈夫的冷落。父亲先纳妾生一子,后又在外金屋藏娇。母亲不堪侮辱,与其相争,常遭殴打,两人分居。祖母素不喜女孩,毛彦文自幼由外祖母抚养。母亲含泪对小彦文说:“月仙(小名)记住,你们姐妹长大了要为我争气,好好做有用的人!”……这在年幼的毛彦文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深知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之苦,决心做个自尊、自强、自立的新女性。
幼年的毛彦文在家受到私塾启蒙教育。她天资聪颖,对新生事物有天生的敏感和兴趣。1913年江山县发起天足运动,成立天足基金会,她勇敢地上台去讲演,并郑重地捐了一枚银元。由于她的聪明,被县里保送进杭州女师讲习班,两年后毕业当了小学教员。毛彦文志存高远,想读大学,旋入吴兴的湖郡女校,专攻英文。在这所教会学校里,她与同班的朱曦(熊希龄的内侄女)结成知己,以至影响了她的一生。
1919年的北京“五四”运动,波及吴兴,湖郡女校的学生要上街*,洋校长不准。毛彦文、朱曦和张维桢(罗家伦夫人)等6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向校方交涉,终获胜利。在写标语、演讲、*的同时,毛彦文还主持编辑了一份《吴兴妇女周刊》,宣传女性解放。次年,毛彦文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因教会学校背景,遭拒。后转报北京女高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毛彦文为南高师不准她报名而愤愤不平,给时为南高师教务长的陶知行(即陶行知)写公开信,大胆质问,刊登在上海《时事新报》上。此信一发表,舆论大哗,引来众多呼应者。陶知行亲自私函毛彦文,委婉解释并提出欢迎她以申请转学方式来南高师就读。毛彦文个性强烈,“我认为既被拒绝考试于前,决不愿申请转学于后”,于是北上求学,与苏雪林、冯沅君同为北京女高师的同学。1922年她转入南京金陵女大,主修教育、社会学。
毛彦文年轻气盛。在浙江省政府机关工作时,当时的省主席蒋伯诚在一次机关大会上突然点名要毛彦文上台演讲。由于事先未被告知,毛彦文不买账。她知道这是当权者对女职员的一种戏弄。蒋连叫3次,在同事劝说下毛只好上台,没好气地说:“承蒙主席抬举,命令讲话,想临时考试彦文是否合格做省政府职员,希望及格,谢谢主席。”然后从容下台。毛彦文受到在台下听演讲的马寅初的赏识,认为她落落大方,演讲得体,并说以后可帮助她出国深造。
毛彦文的往事(2)
毛彦文青年时代的惊人之举,是出演了一场轰动江山的逃婚事件,成就她成为“近代中国婚姻史上少数敢于挺身冲撞传统婚姻藩篱的一名时代女性”。在毛彦文*岁时,父亲将她许给生意场上的友人方耀堂的儿子方国栋。稍长后,毛彦文心有所属,与青梅竹马的表兄朱君毅有约。在毛彦文进杭州女师时,方家不放心,决意提前迎娶。暑假,父亲软硬兼施,迫毛彦文就范。毛彦文不从,决心与父亲打斗到底,闹得家中上下不安。方家迎娶的花轿到了城门口,家中已开始大宴宾客,母亲怕闹出人命,委言相劝迎亲者:由毛家选好时辰后再进毛宅。乘父亲酒后小睡的片刻,在母亲与四舅父(朱君毅父亲)的帮助下,毛彦文逃之夭夭。最后迫使婚约解除,毛家退了彩礼外还赔了一千大洋。恼人的是,此事传遍江山乃至浙江,谣诼四起,指责女孩子不该上洋学堂念书,并捏造毛彦文与朱君毅有暧昧私情。竟有人写成小说《毛女逃婚记》传播。母亲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