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页)
两个月,损失盐课至少也有数十万两,朝廷追究起责任,卖了他李佑也赔不起啊。
李县尊对役人向来轻视,觉得要解散就是一句话的事,官府用不用你还需要解释吗?却没想到他们居然提前联合对他这个县尊
i宫!活腻了?!
前来汇报此事的庄师爷提醒道:“凡聚众事件,必有人串联,在下猜测背后有人捣鬼!巡役以前受那孟典史管辖,说不定这次就是孟某人做的好事,除了他之外别人想如此迅速整齐的串联起数百巡役很难。”
李佑疑huo道:“若巡役现在就解散导致si盐泛滥后,卖官盐的盐商首先就要亏本倒霉。那姓孟的与盐商关系不错,还是金百万的表妹夫,立场一定在盐商那边的,怎么会以此来要挟?”
“很有可能盐商也知道大人现在不敢让巡役解散,而他们又没有别的可以制约大人的手段,所以以此来赌上一把,迫使大人让步。”
李佑猛然拍案,心道你们这些盐商只是本官刷名望的道具,竟然敢如此ji烈的反抗?
忽然感到自己似乎悟出了些什么,但又抓不住。李大人苦思冥想一刻钟,仍不得要领,直到目光随意的落在案上一份府衙公文,上面盖有知府大印,登时有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他故意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上与盐商过不去,这与知府对他的态度何其像也!罗知府不也是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上故意与他过不去?
他打击盐商的短期目的是为了刷名声,难道罗知府对自己对着干的目的也是如此?自己好歹也是朝廷中有名的人物,莫非姓罗的故意与自己相斗是要借着自己成名?
曾几何时,他也成了可以被人刷声望的人物…想到此李大人受宠若惊。
放下已经被他压制住的罗知府这边,李佑再次想起盐商来。不由得感慨道,扬州城里的生态圈真是难解难分。
本是罗知府追着他找麻烦,他一边忍气吞声一边追着盐商找麻烦。现在他刚因为不爽反击罗知府,对府衙占了上风,却又被盐商回马一枪,陷于两难境地。
真是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李佑脑中想起一句话,你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
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
七月十五日清晨,扬州城新城区东北,金百万悠然自得的在自家园中饮茶观花
这个园子的名称听起来很稀松平常的样子,叫作百花园,虽然普通,但很名副其实,确确实实有一百多种花,维持起来耗费不知几多。”
圆容法师抿了一口茶笑道:“李佑此人行事出奇,似乎胆大冲动又浑不可测使人畏惧,其实有两条脉络可寻。一是他不主动做无把握之事,二是他不主动做无好处之事,冲动乱为很多时候都只是他恐吓别人的外表。”
“正所谓世事如棋局,你们看他胆大妄为便被吓住畏缩,这种想法不对,未战先怯岂有胜因?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说巡役齐歇之事,私盐泛滥后你们可能损失的只是部分官盐收益,但李佑损失的则是官位。这就相当于你们压上银子、李佑压上官位的赌博,对你们各自而言孰轻孰重?李佑不会拼着自己官位不要也要与你们鱼死网破的,他要是那样不分轻重的人,也坐不到今天这个位置。”
“所以你且安心,有贫僧在,无论如何李佑必定要与你和解。你们都没有见过。李佑也曾是个很会隐忍的人,不是一味好斗逞狠的。”圆容不知想起了什么。一边运筹帷幄一边感慨道。
某个人渣,当年忍气吞声低三下四的从他这里骗走了官位,然后两年来对自己就不闻不问了,三月前他主动上门,还热脸贴了冷屁股…这次就要找回场子给该人渣看看。
金员外若有所思,这和尚果然对李县尊了解的很透彻,绝对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很有把握。
那天在新安会馆静远堂议事,大部分在场盐商觉得突然现身的老和尚只是出了两个不错的主意。此外没什么值得他们注意的,甚至习以为常。
大盐商手里的财富具有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周围从来不缺主动冒出来表现自己的人物,不外乎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所以对这个主动献计献策的和尚并不稀奇。
但金百万与一般盐商不同,是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人物,从当年穷困卖女的背运小贩奇迹般的变化为如今扬州城七大巨商之一。有这些经历锤炼,明粗实细的金百万眼力自然比那些靠着世袭窝本发家的富二代盐商强的多
让金百万注意到的是,圆容老和尚自称苏州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