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的乐趣和快感来源于禁忌本身,这是人的天性所决定的。人天生喜欢违禁的乐趣,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便是这种行为的首创。人天生喜欢探索未知,喜欢冒险,寻找刺激,越是不能做的事情越想去做,越是不能接近的东西越想接近。
在西方近代社会,乃至西方现代社会,文化上践踏禁忌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法国的贵族作家马尔奎·德·萨德。仅就他的名字就是一种可怕的象征,性施虐狂一词(sadism)就是由他的名字Sade演变而来的。他以骇人听闻的举动和作品引起了人们对他的经久不衰的关注。
六 挑战禁忌(3)
据说,生活中的萨德是个不折不扣的性虐待狂。他诱骗向他求助的失业女裁缝凯勒,把她领入他的别墅,对她进行鞭笞并强奸了她。不仅如此,他还把她绑在床上,用小刀在她身上乱划一气,在划伤处再浇上蜂蜡。萨德时常介绍女孩子们从事卖淫活动,把一些十几岁(多为15岁左右)的女孩子骗到自己的别墅里进行淫乱放荡的聚会。他常常喜欢鞭笞青楼女子,组织形形色色的性狂欢活动。他还进行罪恶的试验,用妓女作为试验对象,让她们服用过量春药“西班牙苍蝇”,进行催情,使她们陷入半中毒状态。“西班牙苍蝇”是一种动物催情剂,对人不适用,且毒性极大,人用少了不起作用,用多了可能导致死亡。萨德恶行昭彰,受害者纷纷投诉他,他屡次被捕入狱,他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余下的时光他则喜欢躲进阴暗角落的酒吧来消磨。后来,他神经失常,最后一段生命之路是在疯人院里走完的。
萨德充满智慧,尽管是恶的智慧,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判断力敏锐,见解独到,表现风格大胆。他有着骇人可怖的独特生活体验和经历,这使他得以写出震惊世人的最有争议的作品。萨德认为,只要存在着,就有其存在的合理自然基础,即使是令人厌恶的罪恶行为也有其自然的依据和存在的合理性。他借助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之口来表现他的观念:“无论那是什么,都不可能是错的,我根据内心最深处的欲望行事,这无法抗拒。”
萨德本人是个性变态者,酷爱施虐,他的作品集中表现的就是各种性变态行为与心理,残酷与虐待,以及从肉体折磨中获得的快感。他的不少作品皆脱胎于他的个人经历,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但有的作品也是想象之作,不过在这种作品中,他也将自己的人性恶的观念融进其中。1795年,他写了一本名叫《闺房中的哲学》的书,这本书写的是15岁鲜花一般的处女尤冉妮被人引进放荡淫乱的生活圈子,并很快成为这种放荡淫乱生活的狂热追求者。她主动参与鞭笞、肛交、舔阴、含阳等变态性活动。最令她兴奋、令她达到极乐高潮的是,在一个下午她协助一位患有梅毒的仆人强奸了她自己的母亲,然后用粗线和大针把她的阴部缝合起来,以确保她感染上梅毒。
萨德的作品很多,较为人知的有《贾丝汀》、《朱丽埃特》、《索多玛一百二十天》,其中以《贾丝汀》最为著名。这部作品写的是纯洁而无辜的女性所受到的最残酷无情的迫害,这类作品过去也曾有人写过,但从未有人像萨德那样,把对女人的迫害写得如此骇人听闻。在小说中,主人公贾丝汀不幸落入恶徒手中,恶徒们把她像任人宰割的动物一样捆绑起来,贪婪的野蛮人在她身上嗅来嗅去,准备对她施以令人难以忍受的酷刑。后来,她和一名外科医生侥幸从魔窟中逃了出来。可是她没有想到这位医生是个阴险毒辣、居心叵测的家伙,他竟然想把贾丝汀做活体解剖,并进行奇特的肢解。凭着智慧和心计,她好不容易逃离了外科医生的魔掌,但又不幸落入了一个心藏杀机的恶魔的虎口。从表面上看,他像君子一样彬彬有礼,但在伪装之下却是一个丧心病狂的杀人魔鬼。好在她发现得及时,她再次凭借智慧逃离险境。但不知为什么,她总是与厄运相伴,她走到哪里,厄运就跟随她到哪里,她仿佛一生注定难逃厄运。最终在上天降下的一阵雷电之中,贾丝汀满怀哀怨和绝望的心情,含恨离开了人间。
在《贾丝汀》中,萨德表现了这样一个世界:天真、善良和美德一再惨败,没有任何获胜的希望,真正的胜利者是恶。由于残酷在作品中占据了性场景的主导地位,因此读者几乎不可能从中获得任何可以想象的乐趣。在萨德的写作动机中,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要去震惊世人,让人感到恶的震撼力。因此,看萨德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检验自我所能忍受的被震惊的极限。
萨德不仅有着令人惊骇的生活,令人震惊的作品,还有着令人难以容忍的理论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