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后致人死命的性的魅力。
波德莱尔的诗的表现方式相当大胆,毕加索在表现创造与生殖主题时丝毫也不比他逊色。如果说波德莱尔还比较注重表现主题的意象性,毕加索则完全用解剖学家的准确来表现画中的对象。波德莱尔从恶的角度展示出性的毁灭力量,毕加索则把性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力量。
与尼采的看法相似,毕加索将创造性活动和生殖活动视为同一性活动,只是结果和形态有所差别。他创作了一个蚀刻画系列,这个系列是根据安格尔的《拉斐尔画弗拉丽娜》一画所作的24张变形画。通过这组画,毕加索展示了他的思想:创造活动和做爱活动为同一活动。正如他画《格尔尼卡》是为了表现世界的混乱、野蛮、残酷一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 道德之下,欲望之上(11)
在安格尔的原画中,画家描绘了一个胴体艳美的裸女站在拉斐尔身旁,拉斐尔凝视着裸女,即将完成整幅画。毕加索的组画则从安格尔省略的潜在过程入手,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拉斐尔正在经历的不断亢奋的做爱诸阶段,最后完成交媾动作。在毕加索画的表现作家创作过程的24张画中,拉斐尔手中始终拿着画笔和作画工具,通过画笔与###对应的延伸,毕加索十分显明地把艺术创造活动和性行为活动象征性地结合为一体。
在普通人看来,毕加索画的这组系列是有悖于社会道德本身的,性的活动不应该展示在画面之中,公开详尽地展现这种活动过程是对道德的藐视。毕加索没有考虑那么多,他只是想要表现一种思想,一种信念和真理,起码他认为是真理,道德的问题并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
道德不道德的问题,作家、艺术家并不感兴趣,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艺术的创造、充满激情的自由生活才是他们关注的中心,道德只有在涉及他们的生活、干预他们的创造时,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顺应天性、自然展现本能至关重要,所以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或公开或隐密地、或激烈或温和地与道德对抗,而更多的时刻是对它不屑一顾。作家、艺术家这样做成全了他们自己,自然也创造出了无数艺术精品和杰作。
对于作家、艺术家的这种做法,芸芸众生的态度是双向矛盾的,他们为作家、艺术家创造出不朽的作品而对其充满钦佩和感激之情,但又为作家、艺术家公然冒犯他们的道德行为准则而感到愤怒和痛心,他们为艺术家从事创造性活动而爱他们,为艺术家蔑视他们的道德而恨他们。
芸芸众生最终作出了一种明智的选择:爱艺术作品,恨艺术家。
。。
五 张扬生命本能(1)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写道:“我赞美食欲和色欲……我对腹部同对于头部和心胸一样保持高尚。”
作家、艺术家认为,人的本能是神圣的。
本能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原始驱动力,是我们存在的根基,一切扼杀本能的力量都是人的死敌。在作家、艺术家看来,所谓道德只不过是“对于我们的肉体所撒的谎言”。
道德、文明、社会是人类群体生活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在作家、艺术家眼里,它们却是危害人生命活动的敌对力量。道德是生命本能的牢狱,文明是对人本能的残酷绞杀,社会是戕害人生命本能的巨型机器,因此,作家、艺术家往往具有强烈的非道德、非社会和反文明的倾向。虽然作家、艺术家也和芸芸众生一样享受着文明的成果,但他们总是从悲观的角度来冷观现代文明,而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性恶果又往往使他们有理由去憎恶现代文明。他们认为,文明对于人本能的残害令人不能容忍,文明使人类走向全面的异化,这就是为何在艺术界诅咒现代文明的咒骂声浪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波德莱尔更是以其惯常的亵渎方式来指责现代文明:
男性愈是文明勃起越疲软。
愈是原始其阳物勃起越坚。
这显然是极为不雅的诗句,但在波德莱尔这里却是真诚的。现代文明使人全方位地异化,生命力衰竭,本能冲动能力降低,当代性学研究表明,男性性功能衰竭的高发人群在文明程度较高的知识界。一位性社会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文明程度较低的人群几乎不存在性的衰竭,其功能性障碍主要是行为操作失当,极易矫治;而文明程度较高的人群中,性功能障碍多为性能力衰竭,生命活动力差,且多为心因性疾病,治疗需要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不容易治愈。
看来,波德莱尔的诗句表现的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