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了。大概金沁觉得自己欠徐立勇的情太多,这样总算给他安了个家,也了却了她的一桩心事,郁琴也替她松了口气。金沁喜滋滋地告诉郁琴,她定居加拿大的申请终于批了下来,已获得了枫叶卡,现在她是有加拿大合法身份的人了,准备从多伦多搬到卡尔加里去,她有位同班同学在那里。并说比较了一番,还是卡尔加里的社会福利好些。
时间过得很快,英国导师已开始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郁琴常常坐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最近她会呆呆地望着窗外,心事重重起来,要考虑的事太多。在英国的学习生活眼看越来越接近尾声,自己和吴毅的关系却越来越感到迷茫,郁琴含蓄地在给吴毅的信中问起,他也没了先前的畅快。因为郁琴先回国去的话,他也说不准自己将来究竟会在哪里;而郁琴如要再次进入加拿大,又只能确定了两人的关系,才有理由申请入境。吴毅没有表态,直至后来就没了下文,如此看来郁琴是没有希望再去加拿大了。这大半年来彼此的书信不过是满纸空文,吟唱的是一些虚无缥渺的东西,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是有点伯拉图式的精神需求,而生活太现实了,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
郁琴对此事一直抱有乐观的态度,可结局让她此时慌了手脚。凌老师牵的这根红线就此断了,她何去何从?接下来她还有很多迫在眉睫的事要考虑:回国去?可在学校里,单身的自己连最基本的住房都不可能拥有一套,更何况其它。而留在英国是不可能的,英国不是移民国家,很难定居下来。
这天上午上课,英国导师在课堂上听了郁琴题为《广告语言和中西文化的关系》的个人陈述后,颇为赞赏。课后就跟她说:“你刚才论述的题目,我很欣赏。用西方的理论,分析了中国的情况,很有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我建议你留下继续读博士。”郁琴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心里自然高兴。不过她把这事暂且放在了一边,还是想要去加拿大!现在能做的就是要比其他同学提前得多地加快把毕业论文写完。她的能力帮了她的大忙,这一阵她精神高度紧张,眼睛疲劳得透着红红的血丝,眼皮也快对到了一起,可她赢得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她平时胆小,古板守旧,关键时候却是个不服输的人,申请到了加拿大的一所学校。虽然获得签证的希望不大,但感觉不如此以后就再也没了机会,必须拼力一搏。
郁琴来到加拿大驻英国伦敦的大使馆申请签证之前,灵机一动,忽然间变得聪明起来。因正逢新一轮访问学者访问的时段,就说自己上次错过了几场学术会议,准备再补上。有了新的邀请函以及上次做访问学者时的良好信誉,那天使馆官员居然批准了她的申请,让她当天下午来领取签证。可以再次去加拿大!这仿佛是上帝给郁琴开启了另一扇门,分外垂青于她。她欣喜不已地走出了大使馆,有一种柳暗花明、失而复得的心情。此时,笼罩伦敦的雾也散了,城市的轮廓和郁琴的心情都清晰明朗起来。
离开英国前,郁琴兴致勃勃地游历了一趟英伦三岛的主要名胜景点,买了一套全毛的苏格兰裙和配饰留作纪念。
郁琴给范艳丽去过信,她和张凡杰已结了婚。但因语言不通,朋友也少,感觉自己在加拿大也很郁闷;听说郁琴还要再来,她也复信表示欢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7.从英国到加拿大(三)
一年过去,郁琴再次见到范艳丽时,她和张凡杰已搬出了父母的家,另起炉灶,自己买了一栋房子,付了首付。她丈夫早出晚归地忙生意,她自己如今却赋闲在家,家里房间多,就两口子住。郁琴要来,人又知根知底的,正好租出其中一套给她,开了个价,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范艳丽就俨然地当上了房东太太,
刚来到范艳丽家时,郁琴积极主动地帮着干家务活,慢慢地仿佛变成了约定俗成,如同她家请了个钟点工。闲下来时,范艳丽就会找郁琴说那些不好和丈夫说的心事,说她留在国内的女儿与外国人交上了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玩过,还用那个外国人的电话给她打来了国际长途,范艳丽是又喜又忧,毕竟她才十五岁。郁琴说范艳丽有点狠心,很同情她女儿没有妈妈在身边的痛苦。范艳丽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回想起郁琴的话让她有所触动,反省起来也觉得自己是有些自私,顿时思念起女儿来……。
范艳丽想通了这件事,又心急火燎地返回到郁琴的房间里来,坐在床边,迫不及待地说:“郁琴,我想赶快申请让女儿来加拿大团聚。——你会英文,自己也写过英文的移民申请材料,有经验,就请你代我女儿写一份申请材料吧。”郁琴一口答应。范艳丽听了,很高兴地说:“那就拜托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