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讲解历史小说 > 第105章 土木堡之变

第105章 土木堡之变(第1/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被奸人所害后,我居然重生了!庄子传奇晚清第一女校长小好汉马寿开元情诗与剑榜大明第一公靖康之耻?本太子杀到金狗叫爸爸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南北赤血录古代世界的特种兵风暴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精灵之夜雪饲育屋黄帝内经百姓版原始部落的美食时代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无敌三皇子,我狂一点怎么了斩神:我秃了,也强了!抗战:拥兵百万,你叫我师长?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由于其过于“传奇”的经历,在网络上有非常高的讨论度,网友们形象地给他取了许多外号,像什么:土木堡战神、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明堡宗等等

朱祁镇出生于宣德二年,才满百日就被立为太子,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不到十岁的朱祁镇就继承大统,虽说皇帝年幼,但当时的大明经过“仁宣之治”十年休养生息,可谓是天下太平,家底丰厚,已有盛世之象

彼时朝廷,外有开创“仁宣之治”的三杨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六部也人才辈出,内还有谨慎明理的太皇太后张氏坐镇后宫

按理来说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架不住正处在青少年叛逆期的朱祁镇作死,对他来说,这种过于谨慎的朝堂毫无新意,更难实现他幼年时亲总六师、天下太平的梦想

一个例证就是宣德十年七月,三杨等辅臣建议开经筵讲学,小皇帝听闻要学习,当即表示下次一定,疯狂推脱搪塞,扭头就和宦官王振一起去骑射了

若要在正统初年的政治格局中,找到一股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力量,可能就只剩宦官了,其中典范当属王振,王振于永乐末年入宫后一直表现得小心谨慎、守规矩,受到此前两代皇帝任用,命他侍太子讲读

据殊域周咨录中所说,王振是山西大同人,永乐末,诏许学官考满乏功绩者,审有子嗣,愿自净身入宫,令入宫中训女官。换句话说,王老师,还是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不过没考上功名选择曲线救国罢了

就在朱祁镇即位后八个月,王老师就升任司礼监掌印,内阁和司礼监是明朝两大最高辅政机构,内阁奏议须经皇帝批红方能实行,但文书除“御笔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司礼监的权利有多大可想而知

明,金陵城。

从天幕此前透露的消息知,这不肖子孙不仅是大明实实在在的昏君,更是历朝历代中昏君中的佼佼者,与徽、钦二帝一样昏聩无能,是大明的耻辱。

甚至比徽、钦在他的衬托下都显得英明睿智很多,至少徽、钦二帝没有为苟活而叫守将开城门。

一上来就听闻宦官干政的噩耗,还是掌权甚重,替皇帝批御奏折,饶是朱元璋早有准备,此时也被气得不轻。

朱元璋深吸了一大口气,默默分析了一下,看样子老四篡位后,成立内阁,权分为二,内阁负责批阅和提出处理指示。

皇帝负责批红,如此才代表这个奏折处理方案有效,只不过后面不肖子孙越来越懒,批红一事处理都由司礼监代劳。

既然最后的结局都是权归内阁和司礼监,那咱还辛辛苦苦废相干嘛?

分析得出这个结果,朱元璋的脸色黑到了极致,内心怒火更甚。

一干大臣都沉默不已,听着天幕的讲解,都注意到“内阁”这一说法,内阁是什么鬼?怎么就成了最高辅政机构?中书省呢?怎么连宦官也干政了?

特别是宦官干政,胡惟庸、汪广洋并六部的人,神色愈发不善。

但看陛下脸色知道其动了真怒,此时不敢议论,只能默默揣测,难道内阁的成立和洪武四大案有关?

朱标皱眉不语,按原来轨迹来说,正统四年的时候,他估计已经死了四十多年了,但听闻这些破事,还是有些惊心的。

怎么短短几十年,宦官势力做大至此了?

书吏们瞧了瞧陛下的脸色,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将这些“丑闻”记录下来,然而不等他们有什么想法,天幕中又曝惊人内幕。

正统初太皇太后倚重三杨内阁,政令均由内阁所出,司礼监被冷落,王振自然想找机会把权利夺过来,不久后机会来了。

正统元年十二月,王振发难,史载:会兵部尚书骥议边事,五日未奏,振教帝诏骥而责之曰:卿等欺朕年幼耶?

遂将兵部尚书王骥和右侍郎邝埜下狱,遭受皇帝铁拳的王骥立刻变得乖巧,从此唯朱祁镇、王振之命是从

这件小事让王振尝到了甜头,他于翌年向三杨内阁发起试探,找茬奚落杨士奇,明史记事本末载:士奇愠,三日不出,太后问故,荣以实对,太后怒鞭振,仍令至士奇所谢罪,且曰:再尔,必杀无赦

其实朱祁镇继位那会,张氏以王振“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为由要砍了王振,不过因为朱祁镇和五位顾命大臣求情才放其一条生路,让他此后不可干预国事

正统三年七月王振卷土重来,他接连找茬,把礼部尚书胡潆、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刑部尚书魏源、侍郎何

目录
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