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页)
他们已经帮使用者解决了,这是你们这些科技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老板,为了加快仿制出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我决定两种方法都采用。我们先用第一种方法加紧制造出第一台纳米级别精度的数控组合机床,先用它来制造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的机械控制部件。然后我们再慢慢地花时间用第二种方法把纳米级数控组合机床精密度提高。”郭东听完沈丹青的办法后,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你这是老城谋国之言,就这么办吧!我支持你。”沈丹青也很赞同他的观点。
沈丹青从长胜精工回到总部后,心情一直很好,他想:自己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提高加工工艺技术,自己又向制造cpu的顶级制造工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付诸现实。
想到这里,他就又想去电子研究所看看了,不久就要对他们大用,但那里一直未给他回报什么有用的科研成果。
想到就做,从来都是他的行事风格。于是他就又带着他的秘书刘泽平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电子研究所。
电子研究所的所长沈丹青不认识,是李想还在长胜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位置上提拔的,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抱怨起李想来。看他干的都是什么事啊!他提拔的人都未给公司创造半点效益和一丁点科研成果。他已经在心里想把电子研究所的所长拿下了,因此到达电子研究所,他的脸上没有半点笑容,一付别人欠他钱的样子,着实吓坏了不少的人。
研究所的所长没有办法,这里他职务最高,他不得不出面,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道:“老板,欢迎你光临电子研究所。”
“一切无用的客套礼数就全免了吧!我今天一来就是想看看你们的科研成果怎么样了。”沈丹青还是没给半分笑脸,一切公事公办地说道。
果然怕什么就来什么,电子研究所的所长心里就是害怕老板问他要科研成果,但事情往往就无情地击碎了他的侥幸心理。于是他只好结结巴巴地实话实说道:“老板,让……你失望了,目前……未取得……什么成果,我们都……还在学习阶段。”
“你们学习,我不反对,任何科技工作者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的。但你们也要明白,这里是研究所,不是学校,就是学校也要有科研课题啊!你们倒好!比学生还不如,真是岂有此理。”沈丹青说完就在一边生气,没有理电子研究所的众人,过了半垧才狠狠地说道:“你暂时停止所长的职务,降为普通研究员,等待新所长到来再交接工作,并且不得有半点抗拒,否则我会一直把你降到扫厕所的员工。你如果不服我的决定,可以辞职。”
说完他的决定,沈丹青就又带着刘秘书气极败坏地返回总部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洪涛
回到公司,他还在生气,不过再生气也有一个尽头。他气消之后不禁在心里想:难道他们是故意偷懒,这个想法在他年初对两位总经理处罚降职导致两位总经理被迫辞职之后,相信再没人敢以身试法了。但如果不是故意偷懒那么只有一个原因,他们确实能力缺乏。九十年代初期国内的电子科技技术,还处在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状态。才刚刚开始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电子技术,即使有几个能力突出者,几乎全部呆在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和在各个大学里当教授。凭长胜投资集团这么一个私人公司还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中国的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1号是由中国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科研团队于1983年12月22日研发出来的,其最大运算速度仅仅只有1亿次每秒,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科技。沈丹青读初中时的地理课本前面还有彩色插图进行专门科普,可见在当时的中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但就算是这么个顶级荣耀的巨型计算机,它的主要部件处理器和存储器也是由国外进口。可见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连国家顶级科研机构也无能为力,那么电子研究所的三流科研人员就更不要说了。难!难!难!沈丹青他想在中国这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发制造出全球领先的纳米级微型芯片,其难度不易于登天。不过越是困难,就越能激发他的壮志雄心。他就偏不信这个邪,他打算在这条不归之路上死磕了。
既然弄明白了原由,那么就必须加强电子研究所的力量。他想到了长胜精工里面的技术部那几个香港人的软硬件混和团队,他们毕竟是从国外留学的科研人才,又经过这两年在长胜精工的实践。
相信他们勉强可以承担领导电子研究所的重任。
沈丹青有时候,也算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