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4 页)
寂下来,他的脑海里,回忆着肖邦创作这首曲子时的心境。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楚扬的心里,突然突兀地浮起这样的诗句。
与此同时,他的思绪却回到了华音门被灭的那一刻,师父洛晴拼命地护住他的背影。
曾经,华音门也是他的家,但在岳无极出手的那一刻,家,没了,师父,没有了……
那几乎就是他的全部!
那时那刻的心情,怎一个悲愤了得?
楚扬倏然睁开双眼,右手高高扬起,带着一股壮烈之势,落向琴键!
在五指接触琴键的那一刻,掌骨齐齐一震,整条手臂的重量,加上强健的手指关节的瞬间爆发力,齐齐灌注琴键!
&一声宛如金铁交击的和弦,从楚扬的右手掌心爆发,带着一股震撼的力量,直灌入耳,振聋发聩!
楚扬这记属九和弦,力度和妥罗耶夫斯基刚刚演奏的版本相差无几,但在听觉的震撼上,却远超过刚刚妥罗耶夫斯基的演奏!
这记和弦,给人以坚固、凝实之感,每个音中间,都像是有一根“铁芯子”,坚硬通畅,几个音合在一起,又使整个和弦如同铜浇铁筑一般,牢固不可撼动!
这样的一个和弦,听上去就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般,带着一股惨烈决然的气息,一股雄浑凝固的精神,更像是来自心底的呐喊,悲号!
听到这声和弦,唐虹整个人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刚刚楚扬坐在钢琴前,自然平静,状态放松,这使她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楚扬的演奏也必然是规矩平淡,按部就班的。
但在楚扬右手接触琴键的那一刻,猛烈的爆发,如同平静的地面突然变成了狼烟遍地的战场,这种强烈的反差之感,让她整个人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妥罗耶夫斯基和那个女翻译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这首《革命练习曲》两个人已经弹了、听了无数遍了,可刚刚这个年轻人仅仅是一个和弦,就带给了他们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妥罗耶夫斯基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不敢相信,如此富有冲击力的和弦,居然是出自这么年轻瘦弱的身体!
事实上,楚扬长得一点也不瘦,相对于同龄人来说,楚扬甚至可以称得上健壮,毕竟是修炼之人,身体素质和肌肉协调性都要比普通人好得多。但俄罗斯人天生骨架粗大,在这一点上有天然优势,所以才造成妥罗耶夫斯基看楚扬觉得他瘦小的错觉。
左手贴伏在琴键上,五指细密而迅速地起落着,抬指、击键、抬起,每一个动作都干净无比,在没有使用踏板的情况下,左手这一连串迅速下行的十六分音符,在allegro(快板)的速度下,如同一颗颗细密圆润的珍珠,落在人的耳朵里,带起一股独特绝伦的听觉享受!
每一个音都绝对的均匀,力度、时值,甚至表情!无数个均匀的音组合成一大句下行音流,宛如长江大河,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直泻而下!
楚扬的脸上,扬起一股刚毅、悲愤的神情,此刻他的感情,已然完全被带入到了华音门灭,失去洛晴的悲痛之中,带着这种情绪奏出的这首《革命》,带给人的震撼与冲击可想而知!
右手再次轻轻扬起,再度奏出的两个过度性质的和弦,却没有刚刚那般强烈,仿佛是情绪完全爆发之后的低谷,像是轻轻的叹息,又像是啜泣,虽然力度弱了下来,但就是这个弱音和弦,却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似乎在这两个弱和弦中,整首曲子的意境一下子凸显了出来!
&个地方,居然可以这么处理!”妥罗耶夫斯基听到楚扬对这两个和弦的处理,一双碧蓝的眼睛里透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年轻人刚刚演奏那两个和弦的“味道”,让他想起了自己在柴院的金色大厅听到的一个版本,同样是《革命练习曲》,只不过,演奏者是被誉为“俄罗斯国宝”的钢琴家,号称“百年才出一个”的天才,基辛!
&么可能,我一定是听错了,这个家伙怎么可能和基辛相比,这里是蒙的,对,一定是蒙的。”妥罗耶夫斯基自言自语地说道。
唐虹的一双美目,笼罩着钢琴前的那个少年,一动不动。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奇、惊叹、惊喜、欣赏等种种复杂的情绪。
伴随着楚扬的每一次强力和弦的奏出,她的整个娇躯似乎都会跟着微微颤抖,那是因为曲子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造成的!
听着这样的《革命》,唐虹只觉得自己身上的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整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