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页)
“许多笛子教材上讲到吐音,都强调舌尖的重要性,但根据我多年的演奏经验来讲,过分强调舌尖的吐音,虽然可以做到短促、富有弹性的效果,但却略显刺耳,不圆润。”
马迪说到这儿,从笛包里拿出一支f调的梆笛,调了调笛膜之后,开始吹了一小段三吐。
这段三吐,是笛子名曲《五梆子》中的一段经典三吐音,马迪吹了一遍之后,当真如他所说,每个音都短促、弹性十足,带着一股跳跃的感觉。
一小段演示很快结束,面对台下响起的掌声,马迪做了一个双手虚压的动作说道:“别鼓掌别鼓掌,我刚刚示范的这是错误的吐音,你们鼓什么掌,你一鼓掌我教错了回头学校扣我工资。”
马迪的幽默,顿时引得台下响起了一阵轻松的笑声。等到笑声平息之后,马迪才继续讲道:“刚刚这段吐音,就是全部用舌尖的部分演奏出来的。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这样吹也很好听,但实际上这个声音是很噪的,而且在意境上不连,它是断的。大家再听这一段。”
马迪说着,再次横起笛子,吹的依然是刚刚的那段《五梆子》,这一次,他的唇形比起之前松了许多,风门也似乎大了许多。依然是那段吐音响起,但比起刚刚那种短促、跳跃的笛声来,这一次的笛声却显得自如、连贯了许多,跳音依然是跳音,但每个跳音之间,却仿佛多了一丝似连似断的意境,比起之前那一遍,显然这次的乐句更富整体感,也更有表现力!
&是吹的是对的啊,想鼓掌的可以鼓了。”马迪笑着放下笛子说道。
教室里又是笑声一片,同时笑声之中也掺杂了热烈的掌声。显然,马迪这种幽默的授课语言,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楚扬鼓着掌,却没有笑。他在思考着马迪刚刚讲的那些东西。
以他对笛子演奏的认识,马迪刚刚演示的两遍吐音,他自然是一下子就听出了区别在哪里。
笛子教材里,吐音部分舌的动作,一般用字母“t”和“k”表示,但发音发的是汉语拼音的音,而不是英文字母的音。比如单吐就是“t”,双吐就是“tk”,三吐是“tkt或ttk”,其中t就是主要用舌尖发力,而k主要用舌根发力。
刚刚马迪后面那段的三吐演奏,显然是把t这个主要用舌尖发力的音,也加上了舌根的力量,而且主要以舌根为主,这样一来,舌尖的动作就小了许多,而主要用舌根部的运动来截断气流。比起舌尖动作来,这样演奏的好处是使吐音的断奏更为自然,楚扬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下来,我用这种演奏方法,给大家演奏一小段。”马迪说着,横起f调梆笛,下一刻,一股如同万马奔腾般势不可挡的连续快速吐音,从笛子中传出!
楚扬一震,当即便听出来马迪吹的,正是自己前不久创作并上传到网络上的《新牧民新歌》,而且是最后那段最难的部分!
听到马迪吹这段最近被网络上笛迷们热炒的“超级吐音”,所有的听课学生也都瞬间兴奋了起来,集中精神伸着耳朵听着,生怕错过了哪怕一个小小的细节!(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良“超级吐音”
马迪演奏的这段《新牧民新歌》中的超级吐音,瞬间吸引了教室里数百名学生的注意!
楚扬认真倾听着马迪的这段吐音,同时和自己的演奏相比较,顿时,他便品出了些味道!
&绵不断,绵延若存,似断还连,原来吐音,还可以这么吹!”听着马迪的笛声,再看着他演奏的姿态,楚扬一下子便把握了马迪吐音的精髓!
&样的演奏,使得吐音的发出更为容易,同时也没有了那种突兀、尖锐的感觉,这种处理方法,当真奇妙,却是以前我没有注意到的。看来,尽看书和凭着以前音修士的经验,果然还是不够!”楚扬品着刚刚马迪演奏的这小段吐音,心里思忖着。
原以为,笛子这种乐器,既和“摄魂梭”相通,又是自己到地球来之后,所研究的第一种乐器,从制笛,到吹笛,一切的技巧手段都已经穷尽,剩下的只是对个别作品意境上的把握和心境的修为,却没想到,马迪这番吐音的演示,再度让楚扬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老师的综合技术肯定是在我之下,但他这一手舌根断音,却是深得连绵不绝的意境,可以说单就表现力上,的确比之前我演奏的《新牧民新歌》要高了一筹啊。”楚扬听着马迪的演奏,心里不由得叹服道。
听着马迪完美地吹出了这段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超级吐音”,教室里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