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页)
人,假如解散又太可惜了,还不如让他们组成商队,既能保证路途安全,也算是行军操演。
离高城大约二十里的地方有个比较大的村寨,高城对山水城的商队征重税之后,很多人就选择在这里进行交易,渐渐竟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集市,今天悦耕大人就派了一支巡城军队来抄这个集市了。
当高城的军队冲来的时候,伯壮毫不犹豫地下令动手了。他手下这些精锐战士,都曾在险恶蛮荒中常年与各种猛兽搏杀,又练成了开山劲经过了战阵训练,一动手便大获全胜。悦耕大人派来的队伍丢下了十几具尸体,幸存的少数人大多都带了伤,弃刀枪武器仓皇逃去。
伯壮与月牛儿事后竟然没有逃走,他们接着完成了交易,又组织好队伍扬长而去,像往常一样返回山水城。众人拿着夺来的兵甲武器,在路上也列成了军阵。悦耕大人听说消息之后,又派了另一支人数更多的军阵赶来追杀,仍被打得大败,又丢下了十几具尸体。
伯壮为何要杀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对方已动刀兵,这些蛮荒野民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既然是战阵对冲,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伯壮动手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相室国中并无规定,商队必须要在城廓中交易。只是在城廓集市中交易更方便、更省事,就算交了货税也是值得的,去的人多了,集市和城廓便更加繁荣。可是高城对山水城的商队征收那么高的货税,就没必要再进城交易了。
而且伯壮也是有身份的,他是山水城的兵师大人,由山水城正式上报国君、受到国君册封的。高城的巡城军士行不符礼法之事,还持刀兵以下犯上,企图行刺兵师大人,那么其护卫当然要全力斩杀刺客。(未完待续。。)
048、货税之争(下)
蛊辛为何会在这种随时可能起冲突的情况下,恰好派出这样一支夸张的“商队”,甚至连山水城的兵师大人都派出去了,这当然是山爷意思。若山城主早就料到可能会出什么事,派出伯壮就是在等着出事呢,这有点像人们在鱼海中钓鱼。
蛮荒野民可能还没学会别的很多事情,但其打架来可一点都不怕,只会更加野蛮凶悍。若山就是想教训悦耕以及高城氏,要么不起冲突,要么就打个出其不意,把对方狠狠打疼甚至打吐血!
这样一来,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悦耕受到了教训,知道怕了不再乱来;二是悦耕恼羞成怒,甚至大受刺激,行事会更疯狂。而据山水城的工师束辛大人分析,悦耕城主恐怕只会恼羞成怒,而山爷就是想将这场冲突闹大,能闹到国君那里甚至是举国皆闻才好!
束辛只得在暗中一叹,他看得很清楚——悦耕不是若山的对手。
高城被宰了三十多名军士啊,他们都是在执行悦耕的命令时送的命,悦耕城主差点没气疯了。他想找山水城报仇,却发现自己没什么好办法。就凭高城中三百多名军士的日常守备力量,不可能穿越蛮荒道路去攻打山水城,就算这么做了,吃亏的也还是他。
怒极的悦耕下令,搜拿高城境内所有的山水城商队,却一无所获。因为山水城也不可能派很多支商队来到高城交易,这次来的就这么两支,已经全都回去了。若山听到伯壮的汇报的情况之后。立刻派使者下山,从村野绕过高城城廓去禀报国君。同时也命令山水城的商队不再出山。
这样一来,情况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想和山水城做交易,只有外来商队进入蛮荒。但此时外来的商队已经更多了,山水城享有比起初时好几倍的货税之利。暴怒的悦耕也派使者向国君控诉,欲治若山之罪。
根据悦耕的汇报,山水城的化外野民不服礼法,商队入高城时不仅不按规定交纳货税,反而行凶打伤了守城军士。更有甚者,在高城派军阵查处之时,山水城的野民居然行凶杀死三十多兵士兵。席卷大量掠夺来的财货逃回蛮荒。
当高城的使者到达国都的时候,山水城的使者也已经到了。国君很震惊,处于国境大后方的两座城廓之间竟起了内乱,山水城的人杀了高城三十多名士兵,这可不是一般的冲突啊!但双方使者各执一词,国君不好分辨是非曲直,便召来国中最了解情况的采风大人询问。
“采风”是一种官职,职责就是关注国中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搜集民间的传闻包括各种轶事传说。甚至还有歌谣,汇报给国君以及国都中的众人。另一方面,采风大人派的下属在搜集各地风闻的同时,也要在各地向民众讲述国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城廓中也设有采风官。
如今相室国的采风大人,便是曾出使蛮荒的西岭。西岭促成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