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情。就一个白痴韦治,与薛平对抗就干耗了我近三万人马。天晓得他怎么带兵打仗的!
不就一个平民起义首领吗?我不信他率领的乌合之众有那么厉害,纯粹是韦治太猪了!我有心自边关调回霍光,又怕这一搞被外夷趁机举众南下,内忧外患,那时百姓可真的遭殃了。
人到用时方恨少,朝廷危急之际,才发现满堂文武都是一堆草。连小老头和华忠,也对军事一窍不通。还好我发掘了霍光,不然连看大门的人都没了。
知道我烦,小柜子这几天都不敢多言冒失。唯一的安慰来自贤淑体贴的皇后,我常常中饭后去她那坐坐。得知我的焦虑,皇后出了个主意说:“天下如此之大,何愁无可用之材。皇上即日开科取士,广纳出色文武,但恩赏丰厚,还怕无人殿下听命?”
我想过此节,唯忧“我”从前名声太狼籍,真正有志之士,不会来投。不过,皇后都说了,就顺顺她的意吧。我把这件事丢给小老头和华忠共同办理,就懒于询问了。十天后他两个来汇报成绩,如我预料:文武状元均是泛泛之辈,甚至不如在职的,我心灰意冷给他们戴了个有名无实的乌纱帽,一脚踢去地方历练了。
在前线战况炽烈呈胶着状时,一位出人意料的访客却不期而至。
这是位年近花甲,精神比我还矍铄的老王爷。他是先帝的第7个兄弟,受封润州丹阳,人称沧平王。数十年一直老实龟缩在他的地盘内,默默无闻,今天是吹的哪股风把他给刮了来?
名义上是叔叔,对长辈我不敢怠慢,亲自接见后便在后宫设宴,为他洗却风尘。
沧平王这次进京,还带来了他两个儿子,年纪都二十上下。长子茂政,形貌敦厚;次子孝常,仪态风流。沧平王让我考究他们本事,皆是文武全能。尤其小的那个,机智才学更胜其兄。
见我叹羡无比,沧平王顺水推舟,提议将两子留下归我差遣。朝廷正是缺人之际,我欣然收下,并挽留沧平王在宫多住几天。沧平王笑着说:“老臣离京多年,十分挂念皇上近况,今日相聚,总算了却一桩心愿。丹阳局势现下也不是很稳定,老臣必须回去坐镇,再添什么事又令皇上忧心岂非不妥。老臣两个犬子,就恳请皇上代管了,当罚则罚。年轻人嘛,什么跑腿的事儿都可交给他们做,待一切安定后,再把他们踢回丹阳来不迟。”
“皇叔言重了!两位小王爷出类拔萃,等闲渴求不得。皇叔这是给朕雪中送炭呢,放心,朕定会加以重用的。”我是由心感激的送走沧平王。
仔细审查过两小王爷的档案,第二天上朝,我就封茂政为殿前都尉,着领一万中央军,开赴芜城前线。至于孝常,有点觉他佻脱轻浮,反正武功也不赖,就留宫搞治安好了。
日久接触,开朗洒脱的孝常总能带给人小小快乐,我逐渐允他走进我的生活。茂政那也有好消息传来,他们基本将薛平压制在云台一带,芜城的围暂时算解了。我松口气的同时,又赐下许多金银财帛,犒劳三军将士。茂政自而然的,升职为平叛的主帅。
人总是会被眼前短暂的胜利麻痹掉,就在我以为一切都顺利的时候,孝常出乎意外的在一天晚上来找我:“皇上,你不是托我寻访牟涵青此人的下落吗?我已经查到他的行踪了!”
我顾不上孝常一定会对我目前的反应生疑,一蹦而起:“他在哪儿?”
孝常眸中闪过一抹精光,与他平时嘻嘻哈哈的性子不符:“从我兄长给我寄来的家信中,描述薛平军中有一位高手,形容与牟涵青极为相似。”
我心神大震。孝常继续说:“皇上请耐心等待,我想不用多久,我兄长就会将他的首级献于您前。此人屡次三番与皇上作对,罪该千刀万剐。”
我没告诉他我找牟涵青的理由,他现在是误会我欲报私仇吧?我苦笑着让他离开,双腿一软,坐倒龙椅。显然,我并不了解牟涵青。他救我,并不代表他就会全心归顺我。不过,有必要非将自己置于与我完全对立的立场吗?
这样,就算我想放他一马,别人也不允许。
“皇上……”小柜子在旁欲言又止,他算是最了解我的人了。我懒懒挥手:“这没外人,有什么意见你就快快发表吧。”
“奴才觉得,小王爷的话不一定真。牟涵青素性冷僻,不爱言笑,他宁肯独身冒险入宫行刺,也不纠党结朋。说他给姓薛的当马前卒,可能吗?再说了,皇上曾留他在身边,有多少个机会他不可以动手的?何必非要去投靠贼军起事那么麻烦?”
小柜子的话让我精神一振,真是当局者迷,旁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