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我们正在全力对付他、。。。”
相见,相见,今生今世,周颖也见不到她心爱的许大哥了,到时候究竟该怎么办呢?
远处,依稀传来零星的枪弹声。
一阵夜风吹来,乔向文脑子立刻清醒了一点。
用力摇摇头。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大战前夕,分不得半点心神。
***江湖喜读历史,藏书甚丰,工作之便,对许多东东更是多加关注和研习。
每日清茶一杯,故事两节,诚交各路朋友,认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欢的,留言批评几句,江湖也会认真听取,多谢了***()
第七十二章“拉线”
第七十二章“拉线”
子弹在飞。
还怕它寻不到目标,要的只是落点。
此刻,时机已到,还不出击更待何时?
首战告捷后,罗荣桓闻听,很是欣慰,电令北线参战部队抓住战机,全面出击。
很快,一个更加喜人的消息传来。
三旅会同滨湖支队、纵队机炮营,支队三团、一支队二团三团以及一些地方部队,于7月28日突然发起攻击,全歼了周欣文前来抢夺地盘的和平建**第二师,活捉师长秦大帮。
这秦大帮,可以说是周欣文的铁杆,打仗还是有一套的。据说被俘以后,还很不服气,叫嚷着要再来一次。
八路军不是诸葛亮,你也不是孟获,谁跟你玩三国游戏呢。
罗荣桓轻蔑一笑,手一挥,死不改悔,关进战俘改造基地慢慢洗脑子吧。
但是,很快,一场艰巨的战斗来临了。
7月30日,周主力部队第五、第六师并直属炮兵团,在日军二十师团、第三混成旅团合计三万多人的带领下,直扑日莒山区,场面很大,企图与北线八路决一死战。
光鬼子出动的部队就有三万多人。
这在山东地区并不多见。
一般嘛,对八路作战,一比一,配比。
啥意思?
一个鬼子,一个伪军,协同作战。
伪军部队主要打前哨,搞地形,负责外围警戒,清剿老百姓。
没办法吖,小鬼子不懂地形,语言又不通,电视里那些八格牙路、米西米西,那是蒙人的,绝大部分鬼子听不懂中国话,更加不会说了。
这回,华北方面军似乎闻到了一股气息,所以,大手笔,一次战役出动了三万多精锐部队,加上周欣文的两万多,五万多人,来势汹汹。
鬼子的如意算盘,倒并不在于抢占地盘,他们处心积虑考虑的是,寻找八路主力,彻底吃掉。
这不,他们也认为,这次机会到了。
攻城略地,小鬼子其实并不是很在乎,就像打老蒋一样,一路追着,就是和你的主力玩一把。
把你的主力干掉了,你的国家也玩完了,自然是大东亚共荣了。
华北方面军为这次行动,确立了目标,消灭山东北线八路主力,摧毁山东八路军北线根据地,尽量消除对其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线的威胁。
当然,他们也要给狗腿子点甜头啊,他们计划打完以后,把暂时被八路军收复的沂蒙山区,交给周欣文来经营。
为了这次行动,华北方面军制订了相当精细的方案。
五万大军出动前,他们就已经命令周欣文的一万多和平建**主动向前桥一带出击,诱八路军主力作战。
他们是要把这支部队作为诱饵,引八路主力上钩,然后套用八路的游击打法,围点打援。
二十师团两个旅团从西北、东北,同时出动,火力强大的混成旅团则悄悄跟在周欣文的后面,虎视眈眈地看着前方。
一旦发现目标,他们就会突然蜂拥冲出,与友邻部队三角阵型,合围八路军。
**
纵队社会部在通过卧底,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把几路敌军的部署情况、进攻路线,汇报分局。
残酷的战争,打的是战术,斗的是武器,拼的是意志。
然后,决定战争胜负的,除了有形的对峙,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情报!
社会部有很多术语,譬如,听风,说的是说密码破译,譬如反间,说的是隔空传音,譬如建线,指的是拉出去潜伏,譬如拔钉,则是内部清理门户。
面对黑云压城,杜克明和乔向文一声令下,散落在各处的人员开始拉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