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摸底。
到底那里是怎么了,一件事情,两张嘴,如此迥异。
几天后,在乔向文的陪同下,李政委、杜克明部长带着警卫人员,突然来到了独立支队的所在地。
令人意外的是,接待的人群里,没有了马司令。
“马天立呢?”李政委眉头一皱,大声地地问。
高明的回答让李政委没想到。
让杜克明没想到。
也让乔向文没想到。
李政委和杜克明算是见识了很多,但绝没看到过这一怪现象。
“报告政委,他因为受到一起案件的牵连,暂时停止工作了。”高明硬着头皮回答。
“你们好大的气魄啊,谁给你们的权利让他停止工作?一个支队司令员,这是纵队和分局反复考察任命的,你们几个人就把他给免了?”李政委狠狠盯着高明,显得惊诧万分。
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未经上级批准,就被这样莫名其妙地解除职务,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
还好,这阵子,鬼子没过来,要不然,就凭眼前的这个书生,岂不大祸临头。
虽然一路上,想到了各种可能,但这一情况,还是太令他感到意外了。
“我们也是为他好,因为托派分子交代的情况与他有关系,所以对他进行了保护。停止工作只是暂时的”。
高明辩解着,声音很低。
李政委一行不再说话,直接要他在前面带路,直奔监狱。
在这里,他和杜部长查看了被捕人员的名单、审讯记录、判决书。
在阴森森的审讯室,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扑入眼帘。
看着脸色越变越沉的李政委,看着铁青着脸的杜克明部长,高明和徐墨涵脊背上出了冷汗。
搀着奄奄一息的左玉的手,杜克明回身问道:
“这不是当年的游击大队长吗?为什么把他也抓起来?”
“他是托派,在国民党监狱叛变过。”高明硬着头皮回答。
“有什么证据?”杜克明追问。
高明指着桌上的材料:“有别人的口供。”
“这口供是怎样弄来的?”杜克明盯着高明问。
“是有群众举报的”
“哪里的群众?什么名字?核对过没有?”
“匿名举报,不太好核对。”高明声音越来越低。
“立即放人!匿名举报都能作证据,封建社会都没有过,**八路军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你知道他的历史吗?你知道他是鲁南地区第一个群众自发组织的游击大队大队长吗?你知道敌人一千大洋想买走他的人头吗?这倒好,敌人抓不到,你倒是帮了敌人的忙”。
李政委再也忍不住了,禁不住严厉地呵斥。
转身来到女监狱。
十几名女干部,被关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每人只有一张破草席。
昔日活泼乐观的文工队长许一梅被关了一个多月,已经瘦了一圈,脸上和手臂上几道血印,眼神黯淡了很多。。
“你们打人了没有?有没有逼供?有没有用刑?你怎么能如此惨无人道地对待一个战士?”李政委指着高明的鼻子。
这一连串的问题,好像是连珠炮,高明招架不住了,不得不吞吞吐吐地承认用了刑罚。
“用刑罚逼出来的口供,算什么证据!如果都靠拷问获得证据,你和军统、和日本宪兵有什么区别?乔向文,你说说,我看过你的情况,被日本人抓进去过,记得日本人都没有对你动拳脚,动酷刑,对不对?”李政委看着许一梅身上的伤口,义愤填膺。
在李政委义正辞严的谴责声中;,平时神气活现专横跋扈的高明,此刻就像断了脊梁一样,脸上的汗珠直冒。
这时,其余“牢房”中的犯人,他们中有军队的,有地方上的,绝大部分都是莫名其妙被关到了自己人的牢房里,听到这个声音,纷纷站了起来,看向这边。
他们从窗户里,看到了一个过去未见过的干部,听到他的义正词严,看到此前炙手可热的特派员高明呆如木鸡地站在一边,大家预感到这里的肃托要变天了。
看了一堆材料,除了个别的有确凿证据外,绝大部分同志都是含冤入狱。
情况不清不明!
调查糊里糊涂!
结论强加硬塞!
李政委当即决定,现场办公,快刀斩乱麻:
无条件释放一切没有真凭实据涉嫌通敌的同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