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4/4 页)
子为实际问题提问。
“一公斤面与一公斤馅,今天馅多了,是多包几个小点的,还是少包几个大点的?”
“肯定多包几个啊,这还用说?”北方人胃口大,苏俊安迫不及待抢答。
“包几个大点不是一样,不要这么抠好不好。”潘哲反驳。
杨帆满头黑线,道:“认真点啊哥,是让你们说饺子吗?谢老师是针对多余的馅引申出数学问题。”
杨帆沉思数秒,转动脑筋:“应该是关于面积,体积方面的数学知识。”
潘哲认可点头:“杨哥说的不错,这个问题其实小学生也能说出来,可能就差些归纳。”
“看吧,比我们自己学就是好,让所有人都听得懂的学问,才是大学问啊。”苏俊安道。
谢老师视屏教学继续:“以实用性来说,当然要多包几个划算,这里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多包了面又不够,怎么办?合理搭配两者关系,就是今天讲的建模基础。”
以小见大,非常厉害,三人跟着点赞。
“在计算这个问题前,我们要把最大变量排除。因为习惯,因为工业化生产,我们要把饺子皮厚度设置一样,形状一样。若要加入这个变量,那就不是本科阶段数学概念了。”
杨帆大肆赞叹:“果然有门道,简化数字计算量。先合理化,再追求变化。”
北方多饺子,南方是馄饨,要包馄饨,形状更加复杂,人的心情,手掌大小,用力的均匀度都算进去,纯属无用功了。
“皮是个圆,设置面积为s,n张皮就是n乘以s。v是体积,即nv。”
“最终我们要算个数n,也是v与n的关系。两者其实是定量分析。”
……
“v是nv的根号n倍。100个饺子,包一公斤的馅,50个饺子可以包多少公斤馅?”
应用到实际问题,课程过半,谢老师问了个实际问题。
“多少?”潘哲了然于心,却故意提问。
“你说呢?”苏俊安道。
杨帆翻个白眼,听懂了就装逼,直接报出答案:“根号2。即1。4公斤。”
“看吧,数学又高大上,又通俗,厉害吧。这个问题如果习惯性回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