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道:“现在与秦国相抗,实为以卵击石。拒婚一事,臣当时就以为不妥,若再联合诸侯抗秦,激怒秦王,恐怕连宗庙也难以保全;惟有献出土地、户籍,递交降书,至少还可延续宗庙香火,获得封地,为周室后代承继。”
其他大臣不发一言,无人反驳归降提议。周王终于长叹一声:“寡人也有此意。归降实属无奈,只怕宗庙为秦兵所毁,寡人更无颜去见周室先王。”他当众垂泪,众臣也无计可施,陪着落泪而已。
一回寝宫,王姬让宫人收拾细软,分作数包。
见宫人们收拾妥当,姬冰凄楚道:“秦军就要攻入王城,”宫人早已听到风声,但王姬素来待宫人很好,没有一人偷偷逃亡,“听说秦人待俘虏甚为苛刻,大家各自拿上这些细软,赶紧逃出宫去吧。”
宫人纷纷哭泣,不愿离去,姬冰忍泪劝道:“父王、母后也要走了,你们此时不逃,枉为秦军俘虏……我们只是暂避风锐,等大军撤退再回宫重聚。”宫人信以为真,依依不舍地领取包裹,一一拜别而去。
众人渐渐散去,姬冰拿起一个最轻小的包裹,里面仅有一袋价值不菲的珍珠。因要去齐国,里面还有些当地流行的刀币,但随身衣物让她犯难:依照周礼,王姬所有服饰样式繁琐,过于华丽显眼,上面纹饰更会暴露王族身份。
正自发愁,一贴身宫女捧着一个包裹过来。
▲BOOK。▲虹桥▲书吧▲
第10节:周宗既灭(3)
姬冰诧异问:“阳儿,你怎么还不走?”
阳儿眼泪止不住掉下,跪在她面前:“求殿下带奴婢一起走……奴婢除王宫再没别的去处,也再没别的亲人……”她连连叩首,神色凄惨。
姬冰心中一酸,轻轻扶起阳儿。她本是孤儿,很小时被远房亲戚卖到楚国一间舞坊。五年前为给周王做寿,齐姬专门派周室乐官到各地挑选舞姬。阳儿年纪虽小,却已出落的美丽大方,被周室乐官一眼看中,买下她与其他年龄相若的十几个女孩到宫廷教坊练习歌舞。
一次王姬随母后去教坊观看韶乐排演。韶乐为宫廷中招待贵宾的乐曲,配舞极为讲究,不易练习。阳儿因舞步走错被周室乐官训斥,眼看免不了一顿毒打。姬冰看她楚楚可怜,心生怜悯,喝住乐官正要落下的棍子,把阳儿叫来好言安慰。齐姬看出女儿很喜欢阳儿,命她不再习舞,直接进宫服侍王姬。姬冰待宫人一向宽容随和,阳儿又怀着感恩之心与她亲近,两个女孩很快象姐妹一样无话不谈,比其他宫人更亲近几分。
姬冰也舍不得阳儿,但眼前情势无可奈何,为她擦拭眼泪,轻声道:“事关重大,本不该对任何人透露,但我们亲如姐妹,我不瞒你……父王母后不打算离开王城,命我一人带砥厄前往齐国。周室前途未卜,你不能跟着我们全家一起受亡国之苦……”说着说着,她泣不成声。
阳儿大惊,担忧不已:“难道陛下打算归降?您一人怎么去齐国?”路途遥远,即使大队人马护送也要受旅途风霜劳顿之苦,何况一个女子单身远行?
姬冰强作笑颜,让她安心:“归降是缓兵之计,不失明智之举;我先去东周爵国,在东周公护送下去齐国。”王城离东周公府步行仅三天路程,乘车只需一天。
“若秦人发现您不在宫中,派兵去追怎么办?”阳儿提醒她。
姬冰百密一疏,没考虑这一点。当时战败国常以嫁女取悦战胜国,秦国本因拒婚一事发兵,很可能入城之后,就要周王立时交出王姬。到时候父王既交不出她,又交不出砥厄之玉,秦人很容易怀疑王姬携砥厄出逃,如果派骑兵追赶,恐怕未出周境她已被俘。姬冰越想越怕,竟惊出一身冷汗。
阳儿计上心来:“奴婢万死也不能报殿下大恩,惟有献上此计,可保您与砥厄无虞。”她很有信心,“殿下的起居习惯,奴婢最清楚不过,如果能冒充您骗过秦人,他们不会去追……”姬冰大为感动,却没有答应。现在冒充王姬,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怎么忍心?
“好,本宫就收你为义女。”齐姬突然出现在门外,代为应承。她赶来交代女儿一些事情,听到阳儿愿代王姬犯险,又惊又喜。
阳儿见王姬尚有犹豫,知道担心她的安危,不待姬冰答应,转身跪向齐姬,连叩三下,认其为母。
齐姬立刻交代随行宫人:“从今天起,她就是王姬,起居侍奉和冰儿一样……谁若将今天的事情泄露半分,决不饶她!”
齐姬说完,从长袖中取出一小木匣交给女儿。姬冰看出那是装玉簪的匣子,打开一看,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