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4 页)
。
很快,热气腾腾的酒糟就将整个用玉米做好的箱覆盖了,四边有棱有角很是好看。
刚好将所有工作做完,大姑刘英便过来喊几人吃饭了。
“刘老板,按照今天的出酒量来看,应该差不多有七百斤左右,可以全部卖掉。这段时间的酒口味差一些,等过完这一轮之后,你就可以留下一些做窖藏了。”
“好,这方面徐师傅您是老前辈,就按照您说的来。”
“哈哈,我只是一个建议。”
就在几人聊天的时候,这时已经有很多人上门了。干什么呢?当然是来照顾生意的,毕竟大家乡里乡亲的。
前几天,刘小明开始酿酒的事,传遍了打水坝。
这时,好几个村民拿白色的塑胶酒壶来了。
“刘老板,我们来尝尝你的酒怎么样?
”闻言,刘小明急忙走出去一看。
“哎哟,大家都来了,快点过来这边。”
说完,刘小明和徐安国带着这些人向着酒厂走去。来到酒厂,刘小明打上一大碗酒递过去。
首先是刘美全,接过去喝了一口。
“好酒,以后咱们就不用到镇上买酒了。”
说完,刘美全便挨个的递过去。喝完之后,所有人都比较满意。
“刘老板给我打上二十斤,对了,多少钱一斤,太贵了我们可是喝不起。”
刘美全说完,来的几人都看着刘小明。
“六块一斤,市场价。”
“哈哈,还好,咱们还喝得起。”
说完,刘美全便将手中的二十斤装的酒壶递给刘小明。刘小明接过去,便来到酒缸。
打了满满的一壶酒,刘小明没有过秤、这种酒壶可以装二十斤,虽然有多的。但是,买这么多自然是要有点添头的。
“来,刘支书你的酒。”
刘美全接过一壶酒,随后掏出一百二十块交给刘小明。这个价格其实是刘小明和徐安国两人商量之后定下来的,之所以没有便宜,是因为现在便宜了以后不好卖。
在农村,你刚开始虽然价格高一点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你刚开始价格低,过一段时间涨价了,他们就不能接受了。
再说了,刘小明以后是要批发的,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给他们便宜了。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