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3/4 页)
不怕你再三心二意图谋不轨。”
李儒脸色煞白,捡取药丸吞食,却也情报灵通道:“她不是与‘神魔刀’卫九敌暗中往来,视如生命能五行变化夺天灵气的‘九龙金尊杯’怎会落在令主的手中?”
貂婵身如鬼魅飘忽李儒面前,弹腿一踢,便把他踹得鼻青脸肿,身体转了几个圆圈,痛得如狗哀鸣嗷叫喘不过气来。
“你这个狗奴才没有资格问问题!只有奉命行事的本份!”
李儒惊骇欲绝,噤若寒蝉!
“改日再吩咐你怎么做!”
话声在密室空间回荡,貂婵曼妙身影杳然。
董卓命京畿“司隶校尉”刘嚣,调查官员平民中;凡儿女不孝顺父母、臣属不忠长官、官吏贪赃枉法、弟妹冒犯兄长、一律诛杀,财产没收。于是引起广大骚动,很多人乘机陷害,互相诬告,辗转牵连、诉讼案件堆积如山,不知所措。
董卓招来刘嚣当面指责办事不力,并由李儒自告奋勇参谋办案,便用半个月时间,处理堆积如山的案件。
结论是,不论主告、被告,一律处斩!
被冤枉处决的人数以千为单位计算,杀得洛阳城外万人冢皆是,民间成了恐怖世界,熟人路上相遇,只敢互望一眼视同仇人,不敢交谈一语。
董卓宣布废除“五铢钱”,另铸小钱。
把洛阳的铜佛像或铜人,如鹿头龙身铜像(钟彪)、雀头鹿身蛇尾铜像(飞廉)、铜马等全部熔化,用来铸钱。
从此,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谷米每石数万小钱(跟幽州最稳定谷米每石只要三十钱对照,应有多少人饿死)。
董卓又命吕布挖掘历代皇陵及历朝三公跟所有高级官员或豪门的坟墓,大都在印山(河南省孟津县东南部南北两麓)盗取珍宝(诸如金缕玉衣)并且残杀抵抗祖坟被挖的群众,或用涂满猪油的帛布,裹在他们身上,先从脚底焚烧,活活烧死惨不忍睹,以兹警尤。
董卓按部就班实行迁都劫掠计画,就剩下洛阳所有富豪;精明者已经贿赂董家重金,自认安枕无忧。
董卓因袁绍在山东(崤山以东)叛变结盟群雄欲攻洛阳之故;便捉来袁绍的叔父,任“太傅”的袁魄、及“太仆”(交通部长)袁其,连怀抱中的婴儿都不放过,共诛杀袁家大小老幼五十余人。
促使满朝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与袁绍有姻亲关系的,自动杀其亲属撇清关系,以免拖累满门抄斩。
洛阳城的读书人形成一股清流,全体抗议请命历代皇陵被挖掘之事。
董卓利用大儒蔡邕出面安抚儒生。
蔡邕建议道:“本朝四任帝(孝和帝)刘肇以下,无德无能称‘宗’的,全部撤销(四任帝刘肇祭庙称‘穆宗’,六任帝刘拮祭庙称‘恭宗’,八任帝刘保祭庙称‘敬宗’,十一任刘志祭庙称‘威宗’),以符合古代儒家学派经典。掘先帝刘宏及上述的皇陵,只不过是因宠‘十常侍’造成社稷莫大祸害,所得恶果。”
他又道:“有功勋的皇帝祭庙称‘祖’,如一任帝刘秀称‘世祖’。有品德的皇帝祭庙才可称‘宗’,如二任帝刘阳祭庙称‘显宗’。却不挖掘秋毫无犯,不能说这是大师董卓的错。”
这番论调暂时压制了读书人心中的不满。
袁绍任盟主统率群雄志得意满,骄纵的部将时常为争利益,与其他的军团将领时有冲突,并且夜夜笙歌帅营,按兵不动不图西进。
曹操暗叹投错了人,定下了保有自己青州军团(大部份是太行山黄巾军与邯郸兵马)骁勇善战的实力,也不肯抢功出兵。
其他兵团皆观望动态不肯同心协力,甚至流窜四处州郡以借粮扰民,却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引起百姓极大不满。
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话说孙坚投靠袁术升任“破虏将军”,领军先锋,势如破竹从“鲁阳”而北上,威名赫赫;董卓军团闻风丧胆。
却有人告诉袁术道:“孙坚英勇!如果攻陷京畿洛阳,恐怕对他更不能控制;这可是铲除了豺狼(董卓),生出来虎豹(孙坚)。”
袁术本就生性猜疑,遂不再供应孙坚粮秣。
孙坚连夜奔驰,晋见袁术道:“我之所以奋不顾身!上为国家讨伐奸贼,下为将军满门血债报仇,我跟董卓之间并没有私怨。将军竟受外人挑拨,反过来对我猜忌,这是为了什么?”
袁术问言惭愧,倒屐出迎,并且下令恢复供应。
孙坚回营后,董卓派其同窗好友李傕前来秘访,劝说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