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F:再渡归来
92
我曾经以为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但是我错了。
在哲学的意义上,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个常量,只在混乱的内部存在着极其无序的局面。所谓的无序也即是随心所欲,它是一个物理名词,叫“熵”。但是“熵”太过于学术和高雅,所以,在多数世俗百姓的眼里,它并不可解,它太玄奥。
当然,对于咱们活着的理由,对于高尚或者肮脏的念头,也是这样。没有人知道活着到底为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活过之后将会变成什么。什么,是活着的每个人都会有的疑问,它是人生无法擦写的一个永恒的符号,它未知,它存在于现实而肆虐于虚空,它的下一秒是X还是Y,谁都说不好。
不过无所谓,我想,如果说我当初刚毕业时决定留在这儿的选择是X,那么,此次的归来就是Y。尽管我依旧无法预料这未知的结果是什么,但我相信,两个不同时期濒临坏死或者不知所措的人生片断,至少有一个还有心跳——我已经彻底弄死了X,那么Y,我要哄着它,教会它坚强……
多多少少,杭州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的城站火车站、新的几条拓宽的马路、新的建筑、新的新新人类、新的心情、新的感觉和恐惧……
所有这一切,给了我极大的安慰。
变化,总是随时随地的。只要有变化,一切就都有希望。
“杭州换了干净的衣服和裤子!”慵懒地走下出租车,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拉着陈言,我回头说。
看得出,陈言有些兴奋。她傻傻地看着我,没说话,只是紧紧地跟着。
“先找宾馆”,我提议,“一会儿带你去西湖。”
“嗯!”陈言点点头。
街上的阳光很明亮,冬天的风并不怎么冷,只是潮潮的,贴在身上有些腻。
学院路,10路,我们等来那辆刷着“爱你就等于爱自己”的弱智广告语的双层公交车,然后钻到上层的最前头。
“我想起一首歌”,坐定,我说,“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爱情圣经,比车身上的那句傻话不知道要经典多少倍。”
“什么歌?”陈言问。
“听着”,我面向她,“你坐在我对面,看起来那么端庄,我想我应该也很善良。我打了个哈欠,也就没能压抑住我的欲望,这时候,我看见街上的阳光很明亮。刚好这时候,你没有什么主张;刚好这时候,你正还喜欢幻想;刚好这时候,我还有一点主张,我想找个人一起分享。我说我爱你,你就满足了;你搂着我,我就很安详;你说这个城市很脏,我觉得你挺有思想。你说我们的爱情不朽,我看着你,就信了。”陈言没有打岔,静静地听我说。
“我躺在我们的床上”,我停顿一下,转头扭向窗外,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滑向身后的景色,继续说,“床单很白;我看见我们的城市,城市很脏;我想着我们的爱情,它不朽,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不要念了!”陈言打断我,趴在我肩上,面色忧郁。
“以前听过?”
“嗯!”她点点头,“我听不懂后面那几句”,她说,“我不喜欢离开。”
“离开是一个纯洁的选择!”我说,“爱情的灰尘太厚,或者沾染太多爱情之外的主观因素,一个伟大而单纯的事物就会复杂,继而腐朽。与其等待这样一个结果,还不如扒光所有虚伪的衣裳离开。”
“你不爱笑了!”车到六公园,下来之后,她突然说。
“没有啊!”我笑笑,“生活总是不依不绕,天天傻笑不太正常。”
“可我喜欢看你笑。”
“没问题!”我拽住她,“穿过前面那片绿色就是西湖”,我指着西边的那些树,说,“冬天的西湖比较沉静,相对于夏天,我更喜欢现在这时候。”
“你喜欢萧瑟?”她说,“你不属于那种悲观的类型。”
“没错儿!”我说,“这里所谓的冬天并不萧瑟。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5年。5年里,只下过一场雪。我总觉得不下雪的城市没有冬天。”
“西湖十景,这里能看到几个?”面对突如其来的一滩广袤的死水,陈言瞪大了眼睛,问我。
“那是湖中三岛!”我指指水中央的三个土堆,“北边的那座桥是断桥,你肯定听说过,当年这是许仙、白素贞谈恋爱幽会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新新人类占领,成了搞婚外恋或者寻找艳遇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