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3/4 页)
但,不代表这企业没有实力。
在华夏彗星般崛起,俨然已经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商界新星。
“杨总,您好,欢迎来到宏信集团,我叫唐信。”
唐信无懈可击的温和姿态映入眼帘,杨振与对方握住手,微笑道:“唐董,你好,我们总经理公事繁忙抽不开身,最近正在东北视察,不能亲自来天海,请你见谅。”
“杨总能来是一样的,里面请。”
唐信可不指望真能见到对方集团的总经理,至于董事会,那见不见没必要,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和民营企业的董事会,是两码事,前者的董事会成员,都是国资办监督指定的人,经理这一块,才是负责具体业务的。
杨振本可以无视掉其他八位宏信集团的董事,却还是停下脚步,一位一位相互认识。
等把在场九个年轻人都认识一遍后,杨振不得不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这些人年纪轻轻,却已经是资产上千亿企业的主人。
若然能有更大的发展,他们将会是新一代的商界传奇。
两方人泾渭分明,唐信与杨振并肩前行,两人身后都有本方的成员。
大家站在一楼大厅,电梯门开,两部电梯恰好能让他们一同上楼。
“杨总刚下飞机,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呢?”
站在电梯内,唐信突然想到对方团队几个小时的飞行旅途,说累吧,不见得身心俱疲,说不累吧,也有些勉强,总该照顾一下对方的状况。
“不了,还是谈正事要紧。”
杨振始终面带微笑,不温不火中,一身不染浮华,像是永恒得心平气和,但做事十分干练效率。
唐信听罢不语。
这倒是合他心意。
最好大家都别来虚的那一套,正事要紧。(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期待,谈崩,退一步
宏信总部,会议室
唐信坐在主位上托腮沉思,长桌两边,右手边是宏信集团的团队,左边是华夏兵器工业集团的团队,陈振就坐在唐信左手边的位置,表情淡淡一言不发。
两方团队你来我往言语交锋,谈判场上呈现出一股谁也不让步的姿态。
宏信集团要开展高精技术的科研工作,自然需要高精尖的设备,于是提出向对方购买,也就是一锤子买卖。
但是对方却狮子大开口,不在乎钱,倒贴钱也行,入股!
要占业科这间子公司的45%股份。
若然让他们得逞,宏信集团反而在业科只占有35%股份,另有20%是司徒炎鑫的。
两方争执不下,谁也不愿让步。
早几天宏信集团就开始准备这场谈判。
唐信是和王红星谈过,对方给了答复,却也不是白送他设备,自然需要一个折中让双方满意的渠道,而华夏兵器工业集团不知怎么的,明摆着志不在钱,而在投资未来。
老生常谈国企低能低效,但能在国内500强排名三十位左右的大集团,加上是国防领域重中之重的公司,若然都是无能之辈,那这个国家就完全没指望了,亦不用国际鼓吹华夏崛起,华夏妖魔的论调,何必呢?一群庸才,怎么可能带领国家走上富强?怎么可能让这个国家产生对外威胁?
可想而知,陈振这个副总带来的都是华夏的精英人物,加上在这种重要的国有企业中担任行政职务,实际上在党内也有不低的职级,不但要对企业负责,还要向党负责,不能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对方。
淡定如山的陈振不插嘴,在他左手边两方人甚至争执得面红耳赤,他也只是偶尔端起水杯喝两口。
阅历丰富经验匪浅的陈振,面对这家年轻却能量巨大的企业。怀有一种期待与探究的心理。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他,很久以前就开始注意天海的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现在就坐在他的右手边主位上。
能让他关注到唐信的起因,源自总装备部。
一年半以前,唐信把那份军事武器机密资料送给国家后,总装备部划分出很多部分。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后,把一部分现阶段可研究与实现的技术资料分派任务给国内负责不同领域的军工企业,华夏兵器工业集团自然得到的任务和资料最多,他们也是拥有最好的平台和研发团队。
其他人或许没有注意到,在那个时候。陈振和其他高管,却细心地发现,就在那时,总装备部还在行政上有一个小动作,民营企业涉足军工的牌照,发来了天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