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干练成熟,风韵十足。她说她毕业于北京一所有名的高校,曾在国外的证劵公司从业数年,最近才回到国内,从事炒白银的业务。她说炒白银是21世纪的阳光产业,是最容易发财的职业。“20年前,当有人开始倒卖彩电的时候,你说太危险了,结果人家发财了;10年前,当有人开公司的时候,你又说太危险了,结果人家又发财了;现在,当有人炒白银的时候,你如果还不赶快抓紧,你就又会后悔了。”多年后,我还能记得套装少妇这句极有煽动力的话。
套装少妇姓钱,大家都叫她钱总。
钱总在黑板前讲述着炒白银的原理,我听得如坠五里雾中,那些专业名词像一块块泡沫,让我陷身其中,辨不清东南西北。阿香也是一脸茫然,但是,我看到阿方的脸上挂满了问号。
中途休息上厕所的时候,我偷偷地问阿方:“怎么样?”
阿方悄悄地说:“我觉得吹嘘的成分很大。”
后来事实果然证明了阿方的判断,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圈钱和诈骗。我很佩服阿方。
阿方是这座城市一座著名大学的财会专业毕业生。
既然吹嘘天花乱坠,那就一定是为了掩藏什么。那么,他们掩藏的是什么呢?
炒白银要牵涉一个杠杆原理,在这家公司,杠杆可以无限放大,最大达到500倍,而一般的炒白银只能到10倍左右。500倍会让炒家一夜暴富,或者一贫如洗。
比如,你用100元来炒白银,10倍的杠杆,会让你输赢在2000元之间,你可能最大赢到1000元,也可能最大输到1000元。输到1000元,一般人都能承受。而在这家公司,500倍的杠杆,输赢在10万元之间,你可能一下子赢到10万元
,也可能一下子输到10万元。这个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
当然,公司不会让你赢到10万元,只会让你输到10万元。如此高的杠杆,就是为了洗钱。至于如何洗钱,我会慢慢讲述。
在大陆,只有一些指定的银行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才能从事炒白银业务。而这家公司号称挂靠的是一家香港公司,“香港公司炒白银是不受限制的。”他们说。
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外面拉客户,让客户来炒白银,客户拿到钱后,杨总就会看据一张收据,加盖公章,公章是香港一家公司的,而这家公司不盖章,钱总的说法是,这家公司是香港公司的代办所,没有公章。客户相信了钱总的话,客户没有想到自己留下了后患。
据说,在一些沿海城市,像这家公司一样从事地下炒白银的公司多达千家,营业额更是大得惊人。
在这批人业务员中,刘芸是最突出的一个。
刘芸身材瘦削,容貌一般,我相信她不是依然色相而拉来业务的。刘芸初中毕业就出门了,闯荡江湖多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个能把稻草说成黄金的嘴巴。然而,即使这样,刘芸还是无法看清楚炒白银中的秘密,但是,她知道炒白银中的“佣金”很高,只要做“一手”,就能够顶得上一个打工妹一月的工资。这个“一手”,就是指客户的资金交易一次。
刘芸以前做过高档家具销售,做过酒店用品批发,还做过化妆品公司的讲师,一个初中文化程度的女孩子,能够在陌生的城市站稳脚跟,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
刘芸认识很多有钱人。
公司的电话,经常被刘芸占用。刘芸有一个大大的名片夹,名片的主人不是老板,就是经理,要不就是老板经理的小蜜。刘芸在电话中谈笑风生,不要自己拉业务,只说自己请吃饭。往往几句笑语过后,她就约好了饭局;饭局过后,她就会拉来一单业务。
刘芸的业务能力让很多男同胞只恨自己不是女儿身。
有一天,刘芸拉来了一个客户,瘦瘦的身材,背着一个大公文包,神情腼腆,他的手掌一直没有离开过公文包的拉链,公文包里装着他的钱。他交了10万元用来炒白银。
他的身材,他的神情,他的举止,让我感觉到他不是我在这间办公室里见惯了的那些大腹便便的老板,那10万元,可能就是他仅有的血汗钱,是他出门打工多年才有的存款。而现在,他用来炒白银。白银如何炒,他压根就不懂。他只是听到了刘芸的游说,听说炒白银能赚钱,他就来了,就畏畏缩缩地送上了自己仅有的血汗钱,畏畏缩缩地把自己的头颅伸到了铡刀下。和无数来到这座城市的打工者一样,他做着发财梦,梦想着一夜暴富。
刘芸说,这个名叫唐明的人,是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