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2/4 页)
,逼得唐朝步步后退,所以宋九才将所有百姓一起驱逐到新罗,然而宋九断定,一旦新罗安抚后,必向宋朝索要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这是一个十分猥琐的民族,因此宋九刻意将疆界划分得无比清楚,甚至于在海上的疆界都划了出来。若是有这种情况,朝廷千万不能让,让了一步,他们便会设法逼宋朝让十步,百步,千步……高丽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那样,今年用兵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说了很多,包括教育,水利,农业,民生,道路,商业,矿业,主要还是民族事务与军事,甚至包括如何处理大漠的政策。
实际它就是宋九替宋朝以后治理东北的一个尺标,虽然辽国灭了,但还是那句话,北方稳,天下稳,北方乱,天下乱。
最后一件事则是移民。
朝廷口号是齐。
然而没那么容易,因为北方如今还是部族制,这要看,如果仇杀不断,生存环境恶劣,部族制度就比较牢靠,如大漠各族,如南方大山里的各个蛮部,然而部族制却替国家治理带来了重重困难。说部族制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一个个土国家。
随着东北开发归化分治,部族内各个酋长对部族的威信会渐渐下降,这是好事儿,朝廷必须顺水推舟让这个趋势进一步形成。但不要操之过急。
特别是移民,对治理辽东十分重要,然而因为部族制度,就会产生冲突。因此先前的迁民必须安置于各个城池边上,拱卫城市安全,它们是东北经济商业发展的纽带,也是治理、城防的中心,然后再安置于荒芜区域。以减少迁民与各族的不必要冲突。当有一天,移民汉户成为主流。各族族长威信进一步下降,那样东北才能成为真正的宋朝领土。
宋九未说时间。尽管这一年东北又是大丰收,而且又有大捷,然而国内也是大丰收,因此移民数量仍然只有两三千户,少得可怜。
交待完了,宋九才说大家最关注的事,臣老了,恳请陛下准臣致仕。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王旦微微叹息。
有几个大臣抬起头。用不耻的眼神看着王旦,这句话的背后就是王旦也同意宋九致仕。但宋九不致仕,能行吗?王钦若道:“陛下,以宋公之功劳,是可以封郡王了。”
他在背后搞了许多小动作。
然而宋九下去了,没有必要再搞了。这句话倒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宋九功劳太大了,就象一座大山,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包括赵恒都隐隐被宋九的功劳压住了。他这一退。无形中许多人松了一口气。
那何必还要与宋九结仇呢?
……
“不要怕花钱,这件事若成功了,意义非同小可,缺钱可以写信给我。我会支持你们的钱帛。”宋九说道。
几十个百姓站在边上静静聆听。
它就是药材。
长白山出产就是人参鹿茸,可是采参客太苦了。
因此宋九自前年起就拿出一些钱帛出来,在东北设立了几个试验点。尝试着人工种植芝草,人参以及其他药材。甚至驯养梅花鹿。
对中医宋九看法十分公正,不能将它神话。它的缺陷仍有很多,但不能一味小视,有的病用中药还是很管用的。在西医技术未发展之前,中医还是国家医疗手段的主流。
然而这时候几乎所有中药都是从山上采来的,没有药材种植,因此药材很贵。药材贵了,百姓就无法看病,所以各种神仙鬼怪管用着,看不起病,只好请神仙来帮助了。
宋九组织了一些百姓,给他们钱帛,甚至还雇来几十个书院的学子,让他们指导着百姓种植驯养,一旦成功,不仅是又创造了一条致富之路,同时也会让更多百姓看得起病。
这个时间也漫长。
高丽战事结束,宋九最后一次视察东北各地。但这一回不那么赶了,带着玉苹与潘怜儿她们且走且看,权当是一路旅游的,但这也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在东北旅游了。
今天来到长白山下,这里有一块药园子,宋九看后说的这句话。
看完了,宋九又到了长白里深处,看望各族百姓,渐渐抵达白池。
“好美丽的湖啊。”大双叫了起来。
它就象一块宝石一样。
宋九内心也感到欣慰,至少这块长白山的明珠,完全是宋朝的疆土……这也是自己功劳啊。
不过呆的时间不长,秋天渐深,估计朝廷旨书也快到了幽州,于是宋九返回幽州。
不出他所料,果然是张齐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