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地始终没有变,还是要去上海进行增援。只不过行军路线从陆地变成了海上,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因为从陆地增援的话,中国军队绝对会想到的,他们会派重兵进行拦截。从海上去就不同了。目前中国军队的海军力量同皇军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青木听了我的话脸上立刻显出了失望的表情,但他还是对我的话坚信不移的。
第二天早晨,全体集合,以中队为单位进行人员点名。这时候,草野中队长才把通告公布于众:“还不到凯旋回国的时候,不得购买土特产品。”
通告传达完毕后,士兵们便被带离,在远离市街的海岸上行军,几十艘小船已经在那里严阵以待。大家登上船,开始反复进行在敌阵前登陆训练。士兵们方才明白:他们即将奔赴一个未知的新战场。
那将是一条怎样的战线?它位于何方?都无从知晓。一切都是严格遵守的作战机密。士兵们投寄出去的信函也被邮局暂时扣压,说要等到适当的时候才能发送。
到了第三天,木村联队终于正式搭船。船舷上标有部队的编号,桅杆上挂着军用船的旗帜。
三艘轮船一声汽笛也没有鸣响,便前后驶离了大连港。士兵们打开圆窗,默默无语的眺望着渐渐远去的大连和它周围的岛屿,将买来的土特产全部抛进了波涛中,然后一骨碌地躺倒在铁格子床上,所有人都闷头闷脸的睡起觉来。
大约过了三个多小时后。传令兵跑来告诉我,草野中队长请我去开作战会议。我来到中队长的仓室,见他手上拿着一包严格密封的文件。封面上赫然用红笔写着:“出港三小时后开封。”文件的内容是接下来登陆地点的军事机密地图。这是一张极其精密的地图,上面绘制着上海附近一带的线路。河流水渠纵横交错,如同网眼一般,每一条河渠都详细地标明它的宽度、深度、泥沙的深浅度、可以徒步涉水的地点、道理的幅度,甚至连下雨后容易出现泥泞情况的场所也一一标记了出来。
轮船乘风破浪离上海已经越来越近了,此时海面上风浪很大,联队长命令不准士兵在甲板上逗留。
我用望远镜向远方眺望。只能看见岸上很远的地方有茂密的草丛和比肩而立的杨柳树,它们连成了一条条的横线,横线的上方有几十架飞机在呼啸盘旋。
这一天是双方战斗最为激烈的日子。着火的场所多不胜数,一股股黑烟窜向天空。耳际不时传来军舰发射的大炮声,这阵阵的声响在风中显得尤为沉闷。
不久出现了二十多只轮船,全是清一色的日本军用船,每一只都高悬着太阳旗,船身上标记着番号。我们乘坐的船也加入了这一个群体当中。这一地点位于吴淞炮台附近,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毁坏的碉堡,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了自己已经来到了前线。心情又紧张起来。
部队又发下来三天的口粮,全体人员在停泊的船上过了一夜。
传令兵又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消息,他说:“大家给家里写封信吧,写完后一齐交给船长。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写信了,因为此次遭遇的敌人是中国军队中一帮训练有素的家伙。”
大家纷纷找到纸和笔,开始为家人写一封可能就是遗书的信。而我却陷入了到了矛盾的心情中。我盘算着要不要给家里写一封信,我左盘算右盘算。最后决定还是不要写了。因为如果我阵亡了的话,会有一封军方的阵亡通知书送到我家中的。而如果我没事的话,这封信又会变成一张得不到任何回音的废纸。我又想要不要给美香写一封信呢?想来想去决定还是不要写了、现在我与美香又没名没份的,我干嘛要去打扰她呢。况且美香也不一准定就对我的生死存亡看的有多重要。当然她如果已经对我有了很深的感情的话那么当她看了这封遗书般的信时,一定会十分伤感的。那么如果我没死,只会让她白白伤感一次,如果我死了,也只会让她徒增一份伤心罢了。我认为最好安然无恙的打胜这一仗,占领了上海,然后我找机会见她的面。不然的话我就彻彻底底从她的生活中消失算了。我这样想了,因此根本没有去动纸和笔。 。 想看书来
第20节
第20节
舱室里静悄悄的,静得只能听见波涛汹涌拍打船舷的声音。
这时,不知是谁低声哼唱起了歌来:
现在戒装穿在我身上,
我以决心以死报故乡。。……
林中草中虫儿争相鸣,
但愿家人莫为我悲伤。……
歌声在房间里飘荡,给人一种异样的身历其境之感。一些情感脆弱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