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关键。
“正是。”徐庶笑着说道。
“诸葛亮之智,比先生如何呢?”
“庶安敢和诸葛亮相比。亮是皓月之明,庶是萤火之光。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神出鬼没之计,包容天下万物之智,盖天在只一人尔。”徐庶一听故意这样说道,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他和诸葛亮相处那么久,虽然表面上他们两个的才华不分上下,但是诸葛亮比较细心,留心观察别人。如果说自己的计谋是很正规的,那么诸葛亮的计谋就是很出人意料的。诸葛亮擅长攻心。
“徐元直,休得胡言。”曹操听了生气地说道。其实他被徐庶说得心里发慌了。
徐庶大笑起来。
却说夏侯惇领着部队浩浩荡荡地直奔新野。
刘备知道夏侯惇领着十万大军奔向新野,忙问孔明说:“军师,如今曹操命夏侯惇为先头部队,直奔新野。如今十万大军已近博望坡,这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是什么人呢?他看刘备的表情已经知道刘备心中的忧虑了,他笑着望着刘备说:“主公之意如何?”
刘备摇头叹气地说:“唉!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军情紧迫,让人忧心。”
诸葛亮大笑起来说道:“怕是主公忧心的不是夏侯惇十万大军近博望,而是我的计谋是否得当吧?!”他说完就自己倒茶喝起来了。
“备故而请教军师,此事该如何处置。”刘备说道。他此时也是六神无主了。
“主公有多大胆略,亮就有多少谋略。”诸葛亮笑着说道。
“来人,取我的佩剑印信来!”刘备听了,马上说道。他知道诸葛亮在试探自己对他的信任,又想起了徐庶,徐庶临行前对自己说过的话:“孔明的才华不可估量,主公若得之,千万要全权依计而行。”手下听了刘备说的话,马上进屋子去把剑和官印取了出来,交给刘备。
刘备捧着剑和官印,望着诸葛亮,站立起身,把剑和印信双手奉上给诸葛亮,说道:“这是我的佩剑印信,交予军师,以令三军。”
诸葛亮顿时激动地跪了下来,他要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全权信任,他接过剑和官印对刘备说:“主公,亮一定不辜负主公。”诸葛亮接过印信和佩剑,站起身来,转身便走。
第六十四章:赤壁之战(前篇)2
在刘备营寨中点将台上,关羽和张飞等人已经等得不再烦了。
关羽说道:“大哥去哪里了?”他着急啊,因为夏侯惇大军已经逼近了,再不出战,就只好投降了。烦啊,此时还不见刘备。
张飞这个性急,他对关羽说道:“二哥,大哥再不来,我们二人自去撕杀。”他说完就想离开营帐,却在这个时候碰见来这里的赵云。
“子龙,你何故在此?不在樊城留守,来这里做什么?”张飞吃惊地望着赵云说道。
赵云笑着说道:“我奉军师将命,来此听候调度。”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和诸葛亮一前一后进了军营中。众人见状纷纷站好队形。
诸葛亮把剑印拿在手上示众说道:“众将听令,剑印在此,各部要按照号令行事,兵马各阵要紧密配合。若有不服号令者……”他说完停了停,此时张飞和关羽都很不服气地望着他,他当然是微微一笑望着他们。
“服从军师号令。”众将纷纷说道。
“前哨官,详报军情。”诸葛亮说道。
这个时候从两派队列里站出一个将军说道:“是。哨马报来,夏侯惇大军已经临近博望坡约有三十里的路程。”
“恩。下去再探再报,一定要把夏侯惇大军的一举一动都详细给我报来。”诸葛亮一听点点头说道。
前哨官一听马上说:“得令。”然后退了下去。
“粮秣官。”诸葛亮说道。
“是。”粮秣官马上出列听令道。
“从此刻起,库中粮秣都要细心查点,分发登帐。每日呈报库粮情况,不得有误。备足车马随时听候调用。”
“是。”
“新野守城官。”
“在。”
“加固城防,四门细心查点,不得有丝毫松懈。”
“是。”
这个时候张飞对关羽说:“不过如此。”他很不服气,怎么说呢,孔明怎么看都那么年轻,凭什么大哥要听他的话呢。
“关羽听令。”诸葛亮笑着说道。
关羽很不情愿地站出来,作揖。
“如今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来取新野,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