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平复,道:“这一签本来是一个下下之签,但于解签之时,唯一的生路便是那签文的最后一句‘别寻生路得相宜’,这一句其实是有多解。所谓‘别寻生路’,这个半吊子解签的把它解成叫你另觅他人的吧?”说着眼睛望向秋若盈。
秋若盈道:“不错,那老先生是这样解的。”
寒晓道:“这就是了,其实这一句话应是这样解释:别寻意即另外寻找,后面的几个字是倒过来的,应是‘得相宜生路’,则这一句变成‘别寻得相宜生路’。
“这里应是重相宜而轻生路,意即是说另外寻找还能相宜之路而生,此签之解,于古人而言,实是要求求签者在修阴骘方面多下功夫,则可爰之,如此必有转机,前程亦方可远大。如此一解,则此签不过中下签罢了,有何担忧的。”
又道:“大不了以后我们多做善事,即是修阴骘了,如若你相信签文之说,以后照此做就行了。谁要把我们分开,老子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我管他天皇老子。”
说着轻轻的握着秋若盈的小手,但觉那小手冰冰凉凉的,还在微微颤抖,寒晓的手一握住了她,这才停下。寒晓又是心疼又是气愤,那半吊子解签的老头当真是害人不浅呀。
江风行佩服的道:“寒兄弟,你好厉害呀,这么难的签文你都会解,以二哥看,你如果将来混不下去了,不如到这灵隐寺来做个解签的如何?二哥在旁帮你点收银两,不亦乐乎。你觉得这个主意行吧?”
寒晓嘿嘿笑道:“好啊,那你先帮我在这里耗个位子,明天你就找一张桌子来这里坐。”
江风行讪讪笑道:“再想想,再想想。”
众人则想下山去,这时一个年约二十四五岁的和尚向他们走了过来,行至面前宣了一声佛号,对寒晓道:“小施主请了,鄙寺方丈大师想与施主一唔,还请赏光。”
未完待续。
網
第四十四章 佛道之论
寒晓微感愕然,问道:“大师如何称呼,敢问贵寺方丈大师识得小可吗?何故相请?”
那和尚道:“小僧慧空,至于方丈大师是否识得施主,为何相请,小僧却是不知,小僧只是尊方丈之命前来相请施主,还望施主稍移贵步。”
寒晓心道:这灵隐寺乃千年古刹,谅也不会有什么恶意,我且去见他方丈,看他有何话说。于是道:“既如此,那烦请大师前面引路。”
那慧空和尚道了一声请,前方带路,径往后院行去。寒晓六人紧随其后。
途中穿过几进院落,进了后园的侧门,经过一条曲曲折折的甬道,但见庙宇连绵,门户复叠,显见这灵隐寺极大。
行得片刻,便到了后一进独立禅院,慧空和尚道:“到了,请各位施主稍等片刻,待小僧禀明方丈。”
话音刚落,禅房中传出一浑厚而苍老的声音:“慧空,那几位施主到了吗?请他们进来吧。”
慧空恭声道:“谨遵师伯法旨。”然后将那禅房门打开,又向寒晓四人行了一个佛礼,将四人请入禅房中。
寒晓六人进得禅房内,只见一个面目慈祥、须眉皆白、双眼微合的老和尚正盘坐在蒲团之上,见众人进来,两眼徐徐睁开,宣了一声“阿弥陀佛”,道:“老衲明真,无故叨扰几位施主,还请莫怪。”
寒晓揖身一礼:“老方丈客气了,能得高僧召见,那是我等之荣幸。”又道:“不知大师着我等前来,可是有甚指点麽?”
明真老方丈道:“老衲昨夜偶观星象,见冥星闪烁,将星西移,故昨夜里老纳净手占爻,卜得一卦,知今日会有贵客到,因此吩咐慧空前往迎接各位施主。”
寒晓心道:这老和尚好会吹啊,这都算得出?那不是神仙了?但观这老和尚又不象那种人,看似不会有假了。遂肃道:“方丈大师真乃神人也,竟算得出小生等要来,当真是佩服之致。”
明真方丈道:“阿弥陀佛,万事皆有因果,凡事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之缘,早已有定。‘救一切’大焚天王偈曰: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此等何因缘,宜各共求之。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而此大光明,遍照于十方。
“佛祖又曰:世雄两足尊,惟愿演谈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是故‘大悲’大焚天王作偈云:是事何因缘,而现如此相?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未曾见此相,当共一心求。过千万亿土,寻光共推之,多是佛出世,度脱苦众生。
“施主之现,佛缘早种,老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