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页)
上。”
紫鹃蹬蹬下楼拿衣裳去了,林黛玉望着窗外,听着秋雨阑珊,心潮起伏,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好词,好词!只是不免太悲了些。”随着林黛玉低吟完,从屏风后面转出一个男子,正是上次在田庄遇见的南峰。南峰看见是林黛玉,惊喜交加,对着林黛玉打招呼:“姑娘,真是好巧,我们又见面了。”
转头喊着:“大哥,你刚才赞不绝口的诗词就是我们遇见的那位姑娘做的……”边说边把手里还拿着一支毛笔的端木瑾拉到了林黛玉的面前。
端木瑾看见林黛玉眼睛一亮,目光灼灼,想要见礼,偏偏手里还握着一支毛笔,想要放下,又不知道放在哪里合适。
看着端木瑾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林黛玉怎么也无法将那个每日送礼到家里,在拜帖上层层递进表露心意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笑到一半,林黛玉恍然想起,这个时代的女子在陌生男子这般笑不合礼教,赶紧低下头,拿帕子捂住嘴。
林黛玉的这一笑一下子就打破了僵局,端木瑾和南峰也没有那么拘束了。南峰赶紧解释:“那个,那个我大哥在屏风后面听见你吟的诗词很好,所以向店家要来纸笔,正在抄录中就被我拉来了,不知道姑娘吟的是哪位名家的作品?”
哪位名家的作品?是恭维还是不学无术?林黛玉微微抬起头,反问过去:“你说一直在夸赞,说这诗词写的好,那么你给我说说怎么个好法?”
闻言,南峰立刻苦着一张脸,挠着脑袋说:“反正就是好,具体怎么个好法我就说不清了,你们汉人这个骈三骈四的我从小读书的时候就搞不懂,不过听着好听就是,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汉人?”林黛玉敏锐的抓住了南峰话里的关键字,挑着眉,疑惑的目光在端木瑾和南峰身上扫来扫去,说:“你们不是汉人?”
虽然是询问,可是语气全然是确定,如果他们不是汉人,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解释的通了。在少数民族那里,他们对于感情表达是非常直白的,也是非常大胆的,更是执拗的。眼前的这两人虽然学了一点汉文化,只不过是一点皮毛而已,骨子里行事还是他们自己的那一套,不过因为对象是林黛玉这么一个汉家女子,所以少不得行事又稍微遵从一点汉家风俗,这般行事下来就弄得“四不像”。
面对林黛玉的询问,两人一下子紧张起来,支支吾吾的。看着他们迟疑的样子,林黛玉笑道:“那么紧张做什么,就算不是汉人又怎么样?你们只要不是为非作歹之人,也不是番邦派来的奸细,谁又能小瞧了你们去?”
林黛玉言下之意他们是不是汉人都没关系,不是汉人只要不做坏事大家都是一样的,可是她说的轻松,却不知道端木瑾和南峰听的辛酸,就因为不是汉人,他们和他们的族人就被那些汉人称之为“蛮夷”,认为他们是不同教化之民,根本瞧不起他们。为了方便行事,免遭歧视,以获得公平待遇,他们出外行事的时候不得不做汉人打扮,处处仿照汉人行事,心里虽然别扭,可是为了自己的族人不得不如此。
“我们自然不是坏人,更不是什么奸细,我们和汉人一样,都是当今笔下的臣民。”南峰反应快,嘴也快,抢着回答。
面对林黛玉的不以为意,端木瑾和南峰没想到最大的身份问题竟然在她这里这般云淡风轻。当下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询问:“姑娘可真是不在意我们不是汉人的身份?”
“汉人怎么样?不是汉人又怎么样?”林黛玉看着两个人纠结着这个问题不放,微微叹了一口气说:“也不缺胳膊少腿,他只要是人该有的你们都有,又都是一个皇帝下面的臣民,分什么你我?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你们若是老抓着这个问题不放,说明放不开的是你们,在你们的心中已经把自己放到比汉人低的位置上了,那么别人说什么也没用。”
端木瑾听了若有所思,望着林黛玉的目光非常复杂,最开始是被林黛玉翩然若仙的身姿而吸引,若是说心动也算不上,只是因为珊瑚将林黛玉的信息捂得严严实实,让他起了别苗头的心思。
你越是不让我找到,我就越要找到,就是这种想法让他锲而不舍的追了下去,随着坚持不懈的追查,心中难免会将当日林黛玉的身影在脑海中翻腾出来几番,慢慢地她的身影不知不觉的竟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