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但是在一个人类的个体性被如此无情摧毁的时代中,任何想要重建人本概念的
尝试,看起来都一定是人工的。
伊姆斯的感觉为我们带来两个贡献:其一主要与建筑和设计
有关,它已经被融入了国际文化主题;其二则最适用于电影,它还
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广大观众来说还只是一种潜在的东西。
伊姆斯的这第一种贡献与英国评论家彼得?史密森(Peter
Smithson)所说的“物件完整性”有关。伊姆斯的美学尊重一件事物的本身,无论它是机器制造的抑或手工制造的,其基础在于“以注重超文化惊奇而非外形和谐统一的仔细筛选作为其标准———一种对看到文化上分野却相处融洽巨大惊奇”。继续引用史密森的话:“这听着异想天开,但这载体对文化来说却再平常不过。”伊姆
斯的载体,他的“结构”,令一个物件有可能拥有一种完整性。
伊姆斯的美学通过生产线将艺术带入了市场。其中并无对于
机器的恐惧或是盲目服从。机器,和它的继承者电脑一样,是艺术家和企业主都必须使用的工具。这是无产阶级的艺术,伊姆斯曾经说过:“我们都想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最终我想它被最大限度的人群接受。”伊姆斯的椅子是对他美学思想的普遍性所做出的致敬;既美丽又实用,在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生产制造。史密森写道:“到50年代末期,伊姆斯看待事物的
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每个人的风格。”
伊姆斯的美学思想与某种艺术评论的旧理论(即拉斯金'John Ruskin'的“发明”理论)相反。在《哥特的性质》中,拉斯金指导顾客
只去购买能看得出发明家痕迹的产品,拒绝任何复制或个性不鲜明的产品,甚至宁可选择粗糙的而不选择圆滑的产品。而伊姆斯的美学思想却主张,顾客自己也在组织物件所存在的那个生活环境,所以和艺术家一样,顾客自己就是创造者,而他的创造对于组织和尊重“发明”以及日常物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伊姆斯说:“只要人们认识到他们的手里,他们的后院里,就有真材实料,他们的生
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一直因为害怕而不敢参与进去。”
他的第二项贡献,在关于物件完整性的伊姆斯美学思想进入
电子时代后,也产生了效果。这有两个原因,第一,电脑没法像椅子或玩具火车那样具有物件的完整性。一把椅子,只要外形、颜色和动作就行,但一台电脑却意味着更多。要想尊重电脑,你必须知道它是怎么思考的,你必须认识布尔逻辑。随着伊姆斯的物件变 。。
观点的诗意:查尔斯·伊姆斯的电影(4)
得越来越复杂,他处理物件的方法自然也变得更加智力化。
第二个原因,物件完整性的美学思想现在要面对一个物件越
来越少的社会的挑战。“清醒的垂涎者越来越多,”伊姆斯说,
但我们社会中可垂涎的东西却越来越少。没什么值得垂涎的了。我觉得这种空虚将会被某些对概念的掌握,比方说,对法语或俄语的掌握,美妙地填满。它的美在于,这个领域的回报是真的。它意味着获得者自己也参与进去。他得到了它,他需要做的只是放松投入。很多这样的事将会通过电影来实现。
伊姆斯的第二种贡献与通过电影来呈现想法有关。他的方法
中承载着过量的信息。他的电影给予观众超出他处理能力的数据。这位世博会IBM展馆的主持人,一上来就对观众发出了简洁
的警告: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IBM信息处理机。所谓信息处理机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在很短时间内给予你们大量
信息的机器。
———《想》
伊姆斯的信息处理机发出很多数据,但却只有一种观点。所
有数据都直接附属于那一基本观点;数据并非是多余的,仅仅只是过多的。伊姆斯的革新在我看来是一种关于观众认知的假说,目前为止这种假说只通过他电影的效用得到过证明。他的电影追逐一种观点(时间、空间、对称、拓扑),在最后必须能独立存在,远离任何心理、社会或道德的牵涉。如果观众想要跟上这快速推进的观点,他必须迅速地分拣和去除那些过量的信息。这一过程一直持续,直至观众将观点本身之外的所有一切都去除。通过给观众比他所能吸收的更多的信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